读书笔记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12-22 14:46:21.0读后感301

  与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相遇于数年前。初读时,晦涩难懂,爱恨交织。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颁布,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成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科目。研读课标,“核心素养”成为关键词之一。十一月,与工作室的小伙伴一起,再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如饥似渴,醍醐灌顶。

  全书共三个主题;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第一个主题系统梳理并深入阐述了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揭示了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规律。第二个主题集中阐述了从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素养本位的教学必须确立的新型教学观。第三个主题着重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从概念、教学观到教学策略,回答了什么是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原因,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课堂教学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掩卷沉思,起心动念。新课标明确提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方向已明,不遗余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第三个主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尤其是第七章的情境化策略感悟更深。

  书中提到: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在讲授河南音像出版社八下《信息技术》第三节《破解密码——循环结构的嵌套》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创设了鸡兔同笼情境。首先从数学方法假设法、公式法入手,用顺序结构计算出鸡兔数量。这些方法新奇,精巧,但不具备通用性。如何能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此时,枚举法的使用成为必然。如何枚举?循环结构嵌套的使用成为应然。让学生充满激情,带着渴望学习,一切难题迎刃而解。问题解决后,我并没有就此止步,接着又抛出“韩信将兵”的故事,再次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韩信真的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吗?不!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那如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呢?接下来,分析问题抓关键词。关键词1:原有1500人,死伤400多人;关键词2:3人一排,5人一排,7人一排的余数分别为2、3、2。课上至此,孩子们恍然大悟,程序很快完成。课上至此,看似已解决问题,课可以结束了,但并没有!接着抛出“千钱百鸡”是否能解决?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最后,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信息科技魅力无穷。‘中华’‘科技’一相逢,便孕育精彩无数。“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一起向未来!”来结束本节课,给学生留遐思回味的空间,坚定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心。本节课,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计算思维得到初步的培养,热爱祖国的种子亦生根发芽。

  “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中。”知识,一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便改了以往那晦涩难懂的样貌,变得温柔可亲,生动易懂。《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与课堂叠加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课堂教学,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遇见《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相荡乃成涟漪,相击而发灵光。遇见书籍,凝神静坐,放飞灵魂,沉淀思绪,静享丰盈的教育生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