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季羡林生活是可爱的读后感800字

admin2025-05-22 18:02:28.0读后感64

  翻开季羡林先生的《生活是可爱的》,仿佛推开一扇雕花木窗,阳光与清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书中那些关于人间烟火、草木枯荣、故人往事的文字,如同一把温柔的刻刀,将生活的褶皱细细抚平,让我在琐碎的日常里,窥见了生命最本真的诗意。

  季羡林先生笔下的生活,从未刻意雕琢宏大叙事,却总能在细微处让人心头一颤。他写清晨的荷塘,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像一粒粒透明的珍珠”;写北京胡同里的槐花,风过时“纷纷扬扬如雪落”;写老猫在藤椅上打盹,尾巴随着呼吸轻轻摆动。这些场景,何尝不是我们每日经过却视而不见的风景?
生活是可爱的
  若说季羡林先生对生活的热爱源于顺境的滋养,未免太过浅薄。他一生历经战乱、动荡、离别,却始终以孩童般的赤诚拥抱世界。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他对母亲的回忆。幼年离家求学,十四年间仅与母亲相见三次,待到功成名就时,母亲却已长眠于黄土之下。这份遗憾,被他化作笔下“苍老的面容”“张合的嘴唇”,化作对每一株草木、每一声鸟鸣的深情凝视。

  季羡林先生常以草木自喻。他写园中的丝瓜,“藤蔓攀着竹竿向上生长,看似柔弱,却能顶开压在身上的瓦片”;写枸杞树,“历经百年风雨,枝干虬曲如老者手背的青筋”。这些文字里,藏着他对时间的敬畏与和解。他深知,生命如四季流转,有春日的蓬勃,便有秋日的凋零;有月圆的圆满,便有月缺的缺憾。

  合上书页,我忽然明白:生活的可爱,从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将目光从远方的霓虹收回,凝视窗台上新发的绿芽;需要我们在疲惫时仍能为一朵野花驻足,在喧嚣中仍能听见雨打芭蕉的韵律;需要我们像先生那样,把苦难酿成酒,把遗憾写成诗。

  季羡林先生曾说:“生活明朗,万物可爱。”这句话,如今成了我案头的一盏小灯。它提醒我:生活的可爱,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感知多少;不在于经历多少顺遂,而在于如何与苦难共处。就像书中的那株老枸杞树,纵使风雨剥蚀了树皮,却仍在春风里抽出新芽。

  愿我们都能在先生的文字里,找回那份对生活的赤子之心——不因忙碌而麻木,不因困境而绝望,不因平凡而羞愧。因为,当我们学会在尘埃里种花,在裂缝中仰望星空,便会发现:生活从未辜负过任何一个热爱它的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