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12-11 15:21:10.0读后感557

  因为读过《围城》,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生动传神,入木三分、亦庄亦谐的比喻句,因而我喜欢上了钱锺书和他的太太杨绛。

  前几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在发免费领书的二维码,免费领的书里就有杨绛著的《我们仨》。忽然,我就有了一种想读这本书的强烈愿望,于是我立马网购了此书。书买到之后,只用两天的功夫,我就读完了这本正文只有179页的薄薄的小书。掩卷沉思,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钱锺书、杨绛和钱媛在家中各自工作、各不相扰的画面,他们静心做学问的样子真的很美!

  本书的前两部分都描写了杨绛的梦境。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写的是一个短短的梦,描述了杨绛在梦里与钱锺书失散的情景和心情。我想,这应该是老年人都会常做的梦吧,在人的潜意识里,总会有对失去亲人的担忧和孤身一人生活的恐惧。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描写的是一个“万里长梦”。一个冰冷的电话,一个还算温情的客栈,一条神秘的古驿道,一只飘在水上的小船,小船上躺着身体虚弱的钱锺书,每天,杨绛有规律地去探视钱钟书,又不得不按时离开,开始还有钱媛作伴来去,后来,钱媛生病了,杨绛只能一个人孤单的来回于客栈和小船之间,既要看护锺书,又要牵挂、探视钱媛。劳累、揪心自不必说,单就是那份人生路上的孤单也非常人能够抵挡,是对亲人的眷恋和爱支撑着杨绛坚强地走着,还有那一生阅读学习所带来的来自心灵的力量。文中虽然描写的是梦境,但是似梦非梦,虚虚实实交织在一起,让我感觉到了人生的厚重、无常和无奈。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就是杨绛一家生活的纪实性描写,开篇的一段文字就是本部分内容的简介:“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起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难的事,都能变成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们仨
  读完全书后给我的人生启示很多,捡几条最重要的写出来自勉。

  1.与书为伴,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他们年轻时在英国留学期间,还是回国后在不同的境遇下工作、生活,读书、工作和学习是他们一家人生活的主旋律,图书馆和书桌是他们待的最多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喜欢待的地方。杨绛说:“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这就是读书带给他们的底气和自信。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普通的读书人效仿。

  我想起杨绛先生有关读书好比串门儿的观点,十分赞同。“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种读书该有多么优雅和惬意啊!

  2.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专心做学问。

  书中写到:“锺书在工作中总是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锺书只求做好了本职工作,能偷功夫读他的书,他工作效率高,能偷下很多时间,这是他最珍惜的。”钱锺书极力推辞出国访问之类的活动,也不愿意涉及官场,曾极力推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顾问一职,因得免而高兴无比。后因胡乔木的力荐,任社科院副院长一职,他也是极力推辞,虽然推辞未成功,但他只挂个空名,不设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只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一九五七年的“三反”和“大鸣大放”中,杨绛和钱锺书都做到了谨言慎行,“请吃饭,能不吃就不吃;情不可却,就只管吃饭不开口说话。”不跟着“起哄”,只说真话,没有说过一言半语的右派言论,也就逃过了厄运。最为可贵的是,在政治运动层出不穷的时期,他们依然坚持读书、工作,杨绛完成了《吉尔﹒布拉斯》的翻译和《堂﹒吉诃德》的重译工作,钱锺书完成了《宋诗选注》的编纂出版工作。

  与人争斗必有伤害,无论伤人还是伤己,善良人的心都会痛,不如不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职尽责而后心安则已。

  3.不做无谓的社交,享受家庭生活。

  他们一家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相亲相爱,相互照顾,相互温暖。

  在非常时期,他们一家人为了“免得犯错误、惹是非,就离群索居。”在工作、学习之余,常常去颐和园后山的松堂和动物园游玩并“格物致知”。钱媛是个聪明、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天分和秉性像极了钱锺书,她经历过背粪桶、下乡、下厂和四清运动,吃了很多苦,她后来做了北师大的教师,她也像父母一样专心工作,喜欢读书学习。在那些政治风云突变的日子里,她灵活地保护了自己和父母不受伤害。她只可惜她得了脊椎癌,先于父母离开人世。

  书中写到:“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事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我和锺书就以此自解。”

  他们与胡乔木一家的交往的原则是“来而不往”,受到庇护,心存感激,仅用修润文字来报答,虽然感到惭愧,但也显示出他们的不卑不亢的社交态度。

  想想也是,身份差异较大的不对等社交也的确是很累人的,大可不必费心维系。

  书中还有一些令我当做名言警句记录下来的句子,我一时还不能透彻领会,先记下来,待细细品读、回味。

  1.“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2.“胜利后我们接触到各式各等的人。每次宴会归来,我们总有许多讲究,种种探索。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

  3.“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绳子使用。”

  4.“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5.“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6.“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读书和做学问的样子那么美,那么优雅,还能让人避开许多无谓的琐事、闲事、闹心事,甚至避开灾祸,何不沉溺其中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