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3000字
以往每次当我阅读有关生死的书时,总怀有一种沉重的心情,因为在我尚不成熟的生死观里,死亡似乎总是和生离死别的绝望、撕心裂肺的痛苦以及令人惋惜的遗憾有关。基于此,我害怕看到一些作者对于死亡大段大段的煽情与感怀,尤其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只是旁观者、假想者,而非亲历者。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通览全书,更多的感觉是作者实在理性又克制,很少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强烈的情感,而只是平静地向作者徐徐介绍自己罹患癌症前后的经历。有人说,死亡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事情,因为没有人在经历过死亡之后还能回来。这种说法很有趣,从来没有亲历者可以告诉你那一天是什么样的,即使是亲历者,能做的也只是描述在那一天来临之前的种种,这也正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那一天来临之前。
这本书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前半部名为“当我身强体健时”,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经历、如何步入医学领域以及作为住院医生的生活;后半部名为“至死方休”,作者主要讲述了从确诊癌症到最后无法提笔的一段时间的生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本书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是一位作家。于1977年出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了英语文学以及人体生物学的双料学士学位,此后又于剑桥大学获得了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决定“弃文从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份几近完美的履历表,更遑论作者在神经学的科研领域取得的突破和奖项。可是就在作者即将要结束自己的住院医生生涯,获得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时,不幸降临到他的头上,他查出自己罹患四期肺癌。
就死亡本身而言,对于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区别在于,有的人在垂垂老矣之时,在儿孙的环绕下安详地离开人世间,而有的人,如同本书的作者,在人生似乎将要到达一个崭新的阶段时,在人生似乎还未完全开始时,就要面临离开这个世界的可能。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后者难免让人颇感遗憾。书中也提到,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这是一个概率上很小的数字。但具体到某一个人、具体到作者这样已经确诊的患者而言,概率论就不再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他已经不是可能要患病,而是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结果,这无疑是极其残酷的。
当疾病以万分之零点一二的概率降临在这个世界上,降临在某个人身上时,它不会进行任何主动选择,不管你在社会学意义上是善或恶、贫穷或富有,是穷凶极恶的暴徒,还是救死扶伤的大夫,概率学上都无差别地面临着这件事。保罗作为一位医生,一位颇有成就的医生,一位曾经也从死神手中挽救过很多生命的神经外科医生,当他面对那些已经看过无数次的CT报告时,他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甚至可以给自己下诊断,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这次的CT报告是他自己的。当他自己对病人及家属说过无数次的话,再从他的医生那里听到时,不禁让人感叹,生活有时就是这么讽刺。
迎接死亡是人生来就会承受的苦难,这是既定的命运。但很少有人能同时从医生和患者两个角度去面对死亡这件事。大多数人,可能只能在自己不幸走到那一天时,从患者的角度去面对死亡;对于我们医学生、也即未来的医生、以及像作者一样的医生而言,在自身面临死亡之前,就已经由于职业的关系,目睹过无数人与死神相遇或者擦肩而过,参与了无数次与死神斗争的过程。这当然是宝贵的经验,但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医患之间的一个矛盾所在,即患者总是认为医生面对死亡太过冷漠。我并未真正步入临床阶段,所以不知道医生是否真的会对生死有麻木之感,但对于作者所提到的另一件事,我却有所体会。作者提到他刚刚学习医学知识时上解剖课的场景,大家从刚开始的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态度逐渐变得轻松,作者甚至有一次因为寻找脾动脉时动作太过粗放而被批评没有敬畏之心。作者认为这是反信仰的,甚至于他描述解剖室里的甲醛味会激发他的饥饿感,这些都让他感到有些不安。解剖课也是我们步入医学课程的起点之一,也是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最大的区别之一,毕竟非医学专业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到如此精细的人体结构。在传统观念里,“死者为大”,对于大体老师的任何越界行为都被认为是亵渎与不敬,但是医学生们也不得不从大体老师身上来学会更多的知识,所谓白色巨塔是由白骨砌成的,很大程度上正是缘由于此。这也是一个矛盾,很多不从事医学领域的普通人,尤其是罹患绝症的普通人,潜意识里把医生当作一个神职岗位,或者说他们希望医生是接近于神的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但是诚如作者所提到的,有些医生对躯体的死亡、病患的痛苦逐渐习以为常,当作了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矛盾中,作者和这个世界上所有负责任的医生一样,他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个生命,同时面对着更多的矛盾,帮助病人和家属做出选择,可在这过程中,保罗慢慢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他明白“打从发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输无疑,你会手滑,你会判断失误,但即便如此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握在医生手中,可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就算医术是高明而完美的,但世界却不是,即便如此,他仍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来看到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从医生的视角转向患者的视角,保罗作为一个癌症患者,也曾像每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一样痛苦过、绝望过。“我还有多长时间”,这可能是每一个癌症患者都思考过的问题,保罗也向他的医生询问过无数次疾病的生存曲线,尽管他清楚地知道生存曲线也不过是统计学上的概率,但他也希望自己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是可以做好准备的。我们永远都不可能会知道自己的寿命还剩下多少,在查出绝症之前,我们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但是并不可能知道是哪一天;在查出绝症之后,我们一样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离开人世,同样不会知道是哪一天,但是无疑对死亡的感受变得强烈和尖锐了。保罗说,如果他还有十年的寿命,那么就去当医生,去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如果还剩一年的时间,那么就去写作,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意义的探索写入其中;如果还剩不到几天的时间,那么就好好地陪在家人身边,珍惜仅剩不多的相处时光。最后,保罗还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站上手术台,做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在他原本的计划里,他准备用二十年的时间来做神经外科医生和神经学研究,下半生则用来从事写作。可是癌症使他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让他的计划不得不变得十分紧迫,所以他只得一边完成医生的繁重工作、一边笔耕不辍地记录他的人生与思考,尤其是他还必须忍受着肺癌和治疗给他带来的巨大痛苦。
有时候想,知道自己的人生已时日无多是足够击垮一个人的,但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倘若已经知道时日无多,就完全不必再为无谓的事情打扰,无需再做很多徒劳的事情,而可以径直驶向理想的彼岸。保罗无疑是后者,无论是作为一个医生,还是一个患者,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所以每一天都要充满意义地度过;因为已知时间有限,所以不再迷茫徘徊,而是保持对世界的热情,加速前进。是死亡不断提醒着我们时间匆匆,让我们无法停下脚步。
这整本书像是保罗一封长长的遗书,但是是一封让人豁然的遗书,从医生和患者两个角度诚恳地分享给每一位读者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们将经历些什么,也对我的生死观带来很大改变,那就是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向死而生。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每天闹钟在五点半响起,妻子还在熟睡,我将自己那副‘将死’的身躯唤醒。我心里想,‘I can’t go on.’下一分钟,换上白大褂,走向手术室,浑身充满力量,‘I will go on.’”这就是生命本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