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活着》有感1200字

admin2022-10-24 15:36:05.0读后感1054

  “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声有色地活过,其实就是有滋有味地痛过。当然了,有时候,你觉得痛,不是你有多苦、有多委屈,只是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无助、很孤单。即使形只影单,也要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余华《活着》

  我曾看过作家余华的一个专访,通过专访我了解了小说《活着》背后的故事,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坎坷而曲折的一生,他的人生就是在亲人不断地离去中度过,最后孑然一身,唯有一头年迈的老牛相依为伴,但他却没有失去希望,反而在失去中明白了活着的真谛。这部小说揭示了现实生活里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跨越时间向我们平静地讲述着生活。
活着
  这是一个很巧合的故事。福贵的一生充满艰难而痛苦的巧合。曾有人质疑作者过度操控情节、堆砌苦难,但只有靠着这样一个又一个巧合的衔接,福贵的人生脉络才能不着痕迹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余华曾在采访中说,“在文学叙述中,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大家,就可以改变一切。”因此,福贵命运的变化是为时间变化所掌握,正是时间悄无声息地创造了动荡和平静,创造了巧合与神奇。

  这也是一个善良有爱的故事。福贵一家人面对种种磨难却仍愿报之以歌。家珍活着的时候,面对年轻的福贵吃喝嫖赌、输光家产也毫无怨言,死后大家评价她——清清白白无人说闲话。这些所谓的美德,无疑夹杂着作家所讽刺的“国人的愚昧”。余华以冷峻的笔法,客观地向读者展示着这一切。作者真正做到了“有厄运,无恶行,多美德,少英雄”的情节叙述,通过对极具分寸感和疏离感的道德观的把握,用人物的愚昧和情节的巧合,避免了对复杂社会背景的叙述,从而达到一种极为精妙的平衡。书中人物有些愚昧的美德,也满足了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对善良的想象,使人们在苦难中获得了一丝慰藉。

  这更是一个残酷而现实的故事。一些作家也曾尝试描写现实,可他们笔下的现实只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现实。余华则在自己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找到了一条温和的路径。他的笔下同时包容了美好和丑恶,在吃人的时代背景下,讲述普通人的苦难与幸福,连接着灰暗的过去与未知的将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现实。小说的结尾,福贵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当和尚。”这是福贵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特质和普遍缩影。老年福贵面对现实平静淡然的态度,也呼应了余华在创作《活着》过程中寻找到的排斥道德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揭露或控诉,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非单纯的美好,面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余华在自序中写到,美国民谣《老黑奴》带给他的深刻触动是他创作《活着》的灵感来源。本以为这样的歌曲应该由悲怆的声音嘶吼出来,但当按下播放键时,听到的却是悠扬而向上的旋律。当粗犷辽远的歌声呐喊着,当故事的结尾温和而平静地写道,“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终于理解了余华创作的初衷,也理解了活着的真正意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其他任何事物而活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