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小说读后感1800字

  • 《动物农场》读后感1800字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像一面被摔碎的镜子,每一块碎片都映照出人性的荒诞与权力的狰狞。这个故事没有复杂的设定,没有宏大的场景,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所有角色都是农场里的动物。但正是这些看似天真的动物,上演了一出人类历史上赤裸而冷酷的权力游戏。  曼纳农场的动物们原本过着被人类奴役的生活......

  • 悉达多读后感1800字

      《悉达多》是一本好书。  书中的主人公悉达多本来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他却想要探寻内心真正的自我,为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他的朋友艾文达跟随他一起出发。他学着忍受酷暑、严寒、饥饿,学着调整身体的节奏。他学会了等待、思考和斋戒。  后来,他们发现很多人都去投奔了一个高僧,他有......

  • 《简·爱》读后感1800字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一本书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那便是《简·爱》。它宛如一位智慧的长者,悄无声息地向我传递着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诸如“精神是平等的”“尊严是内心原则的坚守”等,这些思想如同涓涓细流,润泽着我的心田,让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这样,《简·爱》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

  • 读《复活》有感1800字

      如果说涅赫留多夫是暗夜里的璀璨光明,那么玛斯洛娃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天鹅,看完这本书后,我常常问自己,假如我是玛斯洛娃,我会选择原谅涅赫留多夫吗?面对这样一个凌辱过自己,害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的人,我会像玛斯洛娃那样爱上他吗?我开始思考:玛斯洛娃的原谅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谅,是为了将自己从内心的恐......

  •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1800字

      大刘的《超新星纪元》讲的是,八光年外的死星爆炸,其强大的能量掠过地球。在高能射线作用后,十三岁以上人类将在十到十二个月内全部病亡。人类在得到此结论后,立即行动起来,在接下来的十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紧急培训,以将整个人类社会转交给十三岁及以下的人类幸存者。  大人离开,幸存者上岗:将军的儿子当将军,医......

  • 翻越内心那座山读后感1800字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一种是用手机赚钱的人;一种是用手机花钱的人。毋庸置疑,手机是我们每个人的标配,甚至是比房子、车子都重要的需求。手机占用了我们日常(甚至是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们购物、交友、娱乐、休...仿佛.都离不手机,我们习惯了手机带给我们的一切。面对忙忙碌碌的日常,紧紧张张的工作,手......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800字

      寒假期间,《麦田里的守望者》整整读了两遍,第一遍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几乎每一页都充斥的相同的脏话是我不能忍受的。在硬着头皮读的过程中经久盘旋在脑海中的问题就是“这样一本书为什么被很多人推崇?”为了找寻答案,我开始在网络中搜寻。  答案找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既是禁书,同时也是必读书。它曾被奉为......

  •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1800字

      许久没有看过一本正经的小说了。阳的时候觉得百无聊赖,被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看进去,就像当时看《月亮与六便士》一样,毛姆零碎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从来都不是从小的语文教材中会出现的范文。有些以为会有笔墨的过程一笔就带过,而在一些散漫的叙述上又花很多篇幅。很神奇的是,这些不讲究章法的......

  • 安娜卡列宁娜读后感1800字

      开年第一个月读完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和四个不幸家庭的故事。颇为沉浸,收获甚多,这也是时隔多年,重新开始读经典厚重类的小说重获久违的愉悦之感,我认为哲学可以凝聚精神,而文学可以丰富情感,可化解研习哲学不当而形成的傲慢之感和对抽象概念的执着(抽象概念割断了人和现实......

  •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800字

      在我看来书中的“偷影子”类似于读心术,只不过每个人的影子都有独立的一面,它们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与隐私,也能对主人的一切发表意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凡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就可以跟别人的影子交流——这一设定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的确,影子的重叠这一景象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只不过很少有人......

  • 人世间读后感1800字左右

      《人世间》是一部以20世纪60、70年代至当下为时代背景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时间跨度长达50年。全篇以普通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及与周氏三兄妹相关联的底层朋友们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在时代变迁进程中追梦和求生的努力,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有知名的学者这样总结本书:它......

  • 红与黑读后感1800字

      假设《红楼梦》是平面坐标系,那么《红与黑》则肯定是李安导演的3D电影。  疫情在家,在上网课之余,便开始翻阅儿子书架上的“必读书籍”——《红与黑》。  “出身卑微的于连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跻身上流社会,但是他内心深处却对这个阶层充满了蔑视和仇恨。一封女人的私信,断送了他梦寐以求的前程,他在恼怒中想......

  • 春草读后感1800字

      《春草》是裘山山的一部小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书的封面设计吸引------封面竟然是波浪状的纸,很特别。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不由得记起小时候背过的古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由得感叹,春草的命运亦正如小草一般。  故事的时间跨度从19......

  •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1800字

      《愤怒的葡萄》——源于朋友的推荐,凑书单的时候随意加入了购物车。收到后却“望而却步”。它的厚度远远超过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慢慢撕开包装从第一页直接到最后一页:“682”,着实被镇住了。然穿梭于字里行间,却渐入佳境。  我是一个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而斯坦贝克却生动而又逼真地对美国20世纪......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800字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裔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本书从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罪过的救赎过程。  主人公阿米尔儿出身阿富汗上流社会,父亲经商积德,在当地非常有声望。儿时他有一个忠诚善良的朋友——哈桑,对他不离不弃,可是后来由于孩童的自私......

  •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800字

      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好像逐渐失去了维持与他人关系的能力。所以,那些跨越时间的情谊才显得尤为珍贵,它会让我们相信,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有一些美好,不仅不会因为时间褪色,反而会在时间的沉淀中变得熠熠生辉。  美国作家海莲·汉芙的故事就是这样。  因为不能忍受纽约昂贵且庸俗的......

  • 人世间读后感1800字

      尘归尘,烟归烟,《隐入尘烟》突然就莫名其妙地下线了,众说纷纭,民声沸腾,原因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许多人以为闭上眼,塞住耳,堵住口,就看不到人间苦难了。其实,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而凡人善良,如尘如烟,不争不求,唯有最苦。阅读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这种感受更强烈更......

  • 尘埃落定读后感1800字

      《尘埃落定》是阿来创作的一部描写苦苦挣扎在土司制度结束阶段的一代人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创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相爱相杀,相依相存,他们虽有亲子、夫妻、主仆的亲密忠诚关系,但彼此又处处设防,在大多数时刻,每个人都处于孤独封闭的状态,尤其对于“我”而言,在所有聪明人眼里,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