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700字左右

admin2022-12-26 14:57:58.0读书笔记27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往往是教学步骤有没有完成,该讲的有没有讲完整,以至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的过程怎么样都不甚清晰。学生学到的和老师所教的之间是否相等或者有多少差距,学习效果如何该依据什么作出判断?本书中提出的表现性评价方式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在实施教学的全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依照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通过跟踪性、及时性、全程性、多元性的评价判断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出与目标对应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完整实施的关键,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学生自己或者其同学。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时有以下几点策略:真实情境性策略;思维交互性策略;兴趣导向性策略;利于自我发展性策略;表述贴合性策略等。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检查学生在某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素养培养方面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相反,可能还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而表现性评价不仅具备传统评价方式的作用,更能够对学生的学起到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

  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除了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倡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外,教学评价的主体也应尽可能由教师转向学生,鼓励和帮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句话是“你永远也教不会一个不想学的人”。同样,处在被动的被评价位置的学生,其学习内驱力很难真正被唤醒,他们等待的永远是别人的评价,在意的永远是别人的看法,以至于自身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是模糊不清,没有目标的。而如果我们在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时候能够让学生依据评分标准及时监测自己任务完成的进度及方向,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就能很好的起到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也能结合自己的评价及时发现教师自身的不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