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800字左右

admin2022-12-12 14:23:51.0读后感245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和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为在这个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做师生。”

  陶老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正是现下教育所主张的,社会、学校二者兼融共生,丰富社会的教育储备,巩固学校的社会拓展。“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好比一个笼子里面囚着几只小鸟,养鸟者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好玩。但是,小鸟是比较舒服了,鸟笼毕竟还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生活教育就是要打破这个鸟笼,飞到伟大无比的森林,也就是广阔的生活中去。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爬山虎倔强地攀着学校的后墙,它们爬得静悄悄,学生们观察得闹哄哄。这正是校园里发生的“社会即学校”,顽强的爬山虎爬进来,好学的学生们因为这场教室外的教学而读进去。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老先生认为的教师基本素养是: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而其中,我最深有体会的便是“康健的体魄”,作为“教师”,在承担这份“职业”之前,首先也是作为一个自然人而存在,社会普遍认为教师时间宽裕,只有自己知道我们的身体机能并不会因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类的话而有任何的特别之处,所以我们也要增强体魄,强身健体,未来才能有更多“吐丝”的机会。

  陶行知老先生以既勇于百折不挠,大胆创新,又善于坚持真理、细心探索的科学态度,躬行于实践之中创造了“教学做合一”这一创造教育的方法。创造就是实践,就是手脑合一。在短短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创造教育会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一个孩子能创造出一些自己所需要的课堂环境,能在老师进教室前整理好自己课堂的书桌,虽然是小事,但是这却是课堂第一步,创造的一小步。

  与智行者的对话结束了,受益匪浅。感受到了陶老先生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态度,在时代的涌浪中乘风,不泯于波海。道阻且长,行而将至,吾将上下而求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