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学生教给我的17件重要的事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10-03 20:40:12.0读后感49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习惯于“我是学生的老师”,而甚少转换角色去思考“学生也是我的老师”。因此,当我拿到《学生教给我的17件重要的事》这本书时,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学生可以教老师什么重要的事呢?

  作者金姆•比尔登是一位有着将近三十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她从17个自身所经历的动人故事中提炼出17条教育箴言,引导读者换个视角去看待教育。其中让我最为触动心弦的是第13件:不要降低对他人和自己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重视,希望被看见,而更多的孩子习惯于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隐身衣之下。有些孩子确实很害羞,不愿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作为教育者,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很重要,自己的存在价值,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在班级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肯定,这也是我在班级倡导的理念。有些人也许在学习方面不优秀,但如果为此付出应有的努力,这是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些人也许在体育方面差强人意,没能在赛场上为班级拼搏,但在场下加油打气,这也是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拿跳绳团体赛来说吧。起初有些孩子一分钟只能跳60-70下,在准备过程中显得有些信心不足,有放弃的念头。通过指导他们运用跳绳的正确方式,并及时给予反馈,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团体赛不是单靠几个跳得快的孩子就能获胜,而是需要班级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给了孩子们期待,指导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后,这些孩子越发努力,每天坚持打卡,即使因为家长的原因打不了卡,第二天也会找时间在学校的操场或走廊补回。到比赛时,他们已经进步到一分钟可以跳100多下。当他们拿着奖杯在课室讲台上拍照时,那笑容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自信,他们的努力被看到了。
学生教给我的17件重要的事
  事实上,我们如何看待孩子们,他们是看得出的。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不高,他们也会低估自己。有些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多数是被家长、老师打压过来的。由于长期的打压,加上对他们的期望不高,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就这样了,丧失了信心,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产生一种无能的感觉。如果我们对他们心存鄙视,他们甚至还会变得暴躁易怒。这或许是一些孩子看到某个老师就讨厌的原因之一。他们会故意捣乱课堂秩序来反抗这个老师,从而引起师生的矛盾;如果我们对他们表示失望,他们就只能看到自己的失败;如果我们表明相信他们会成功,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潜力。

  孩子做错题时,我们不能只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一味地责骂孩子:怎么这么笨?又没听课?怎么这么粗心?给孩子贴上种种失败的标签,如此孩子怎么会有信心解决问题?如何体会成功的快乐呢?如果我们转变教育思路,引导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以及应对的解决办法,同时每做对一题就给他们一个“耶”的心理暗示,相信他们经过分析、查漏补缺后能完成得更好。家长、老师对他们有所期待,就是给他们的自信心注入一股强心剂。

  读完此书,不禁让我对自己也有了期待。期待自己能成为孩子们最为亲近的好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朝着期待共成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