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14 14:44:40.0读后感934

  近日通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对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一次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此前虽了解部分儒释道思想,但终归不成体系,不知来处,不明归途。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受制于长久稳定的农业社会生产关系,数千年来治乱轮回的表征。以儒家代表多将上古尧舜时期作为理想国存在,而不能正确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必将不可逆的推进社会发展,在哲学的发展上,又随着朝代的更迭,为了寻找新朝代的立国之理,推翻前朝的哲学进步,而转向先秦时期,希望从古籍中寻找理论支撑。但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的哲学是发展的,是进步的。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传习录》代表的儒家与道家及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宗旨的禅宗,均有确实存在的发展轨迹与一代代哲人对前人思想的革新。故而无须神话经典,经典是思想的起源,这是值得尊敬的,但作为后来者,更是幸运的,一代代哲人以身为梯,已经搭好了登高之路。

  中国的哲学自诞生起,就肩负两个使命,一是寻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二是寻找治世之道。以上两点,毋宁说是人类哲学的使命。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必然,个人于身体受困于老病死,于群体受困于血缘关系,社会关系。此二者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但又是人之所以为人存在的基础,故常言“众生皆苦”。
中国哲学简史
  在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哲学思想不仅肩负了古人对脱离苦海,改造社会的诉求,也肩负了解释物质世界构成原理的任务。这要求哲学思想在精神与物质层面的高度统一,站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无疑是难以并行的。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朴素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气”“阴阳”以及揭示阴阳运行原理的《周易》,一直到程朱理学时期的“格物致知”,先有理而后有物,亦是这种朴素观点的延申。但在自然科学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在个人精神层面的思考上,古人所达到的高度令人敬仰,实现了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不知的伟大跨越,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将人的精神与宇宙统一,人便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自然便脱离苦海,这样的智慧,如果在只有逻辑思考的人类社会中,不知何时才能到达。

  这样的观点在《老子》中有表述有“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庄子》中表述为“齐生死,一物我”,“夫天下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埃,而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在佛学中,人的一切痛苦起源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痴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就叫做“涅槃“。禅宗理论的奠基者,鸠摩罗什的弟子道生言:”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涅槃。“

  概括的讲,道家与佛家将世界的本质阐发为“无“,精神到达”无“的境界,即可涅槃。”无“不可说,无法描述,因为所有对”无“的描述都是不正确的,只能悟,这便延申出了道家的弃智理论,佛家亦有此观点,想要涅槃,只有修行是不够的,关键靠顿悟。”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既包含了“无”的不可描述,也包含了顿悟的法门。

  陆王心学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不是谁下的定义,从王阳明对佛家的观点便可窥见一二,“佛家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佛家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思在。”“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家着相,其实不着相……(佛)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由此番论断中,可以看到陆王心学对佛(道)家思想的革新。

  陆王心学的理念为”心即理,致良知“。良知就是我们内心的光明,宇宙本有的统一。人人都有良知,那么从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这于孔子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观念是巨大进步,于佛家”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见性成佛“亦多了直观的实践指导。”致良知”的行为准则也对民族,国家而言更具积极意义,超越了佛道两家更关注自身幸福的局限性。

  自此中国哲学的精神完成了从出世到入世的进化,先秦儒家虽是入世的哲学,但自创生之日起,便受困于维护宗法制度的“礼“,又被封建统治阶层利用,发展为类似于宗教的存在,虽然也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思想,但终究未能完成自我革命,入的也是封建制度的世,于当下不再具备普适性。

  才疏学浅,思尽于此,当从农耕文明,封建制度中诞生的中国哲学与诞生于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相遇,将诞生出怎样的智慧结晶,只有继续研习过后才能有所感悟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