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经营十二条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5-09-18 14:42:36.0读后感90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十二条》早已如雷贯耳,而《经营十二条实践》则更像一位睿智的导师,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将崇高的经营哲学落地为每日的具体行动。它解答了"为何”之后,更清晰地指明了"如何做”。掩卷沉思,结合中心工作,有三点感悟尤为深刻,亟待应用实践:

  一、践行“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从任务导向到价值引领,凝聚部门合力《实践》中深刻阐释了,仅仅“知道"理念是不够的,必须让整个团队从内心深处认同并为之奋斗。

  我的感悟:综合管理中心常被视为“支持部门"或“成本中心”,员工有时会陷入琐碎事务难以看到自身工作的终极价值,导致工作缺乏内在驱动力和成就感。这正与稻盛和夫先生"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的初衷相悖。
经营十二条
  我将带领团队重新审视并深度挖掘我们每一项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在内部沟通中,不再简单说“我们要完成xx报表”、"我们要组织xx活动”。而是将其与公司的终极使命和员工的福祉紧密连接。例如:"我们精准的数据分析,是为前线业务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弹药’,直接关乎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我们精心筹备的团建活动,是为了营造"家’的氛围,提升每一位伙伴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二、践行“定价即经营”:从成本思维到价值思维,优化资源配置

  这一条在《实践》中超越了简单的产品定价,上升为一种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经营哲学。

  我的感悟:综合管理中心虽不直接面向市场定价,但我们所管理的几乎所有工作--采购、行政、IT、人力资源服务等,都深刻影响着公司的整体成本结构和运营效率。传统的做法往往倾向于“压降成本”,但容易陷入“便宜但难用”的陷阱,反而造成内部效率损耗和隐性成本上升。

  我们将把“定价即经营”的思想内化为“价值经营”的理念。在向内部客户(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时,要在心中为其“定价”-一思考我们投入的人力、时间和资源,最终为对方创造了多少价值?是否值得?以此为依据,主动优化我们的服务流程和优先级,将资源倾斜到能创造最大价值的领域。

  三、践行“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造,打造坚韧团队

  《实践》中强调,尤其是在逆境中,领导者的态度决定了组织的士气。

  我的感悟:综合管理中心是企业的“大管家”,常常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来自各方的压力与抱怨。如果团队氛围消极、被动应付,就会成为企业的“能量黑洞”,而非“稳压器”。领导者的乐观不是盲目唱赞歌,而是基于信念的冷静洞察和积极行动。

  我决心成为部门内“乐观向上"文化的塑造者和代言人。在面对困难时,不回避问题,但更着重与团队沟通我们拥有的优势和可能的出路,共同制定行动计划,让大家始终感到有方向、有希望、有力量,从而营造一个充满韧性和正能量的工作环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