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读后感10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著名作家徐光荣的报告文学选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43篇,堪称一部当代辽沈地区的群英谱。
  这部报告文学选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塑造了一群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奋斗者形象。作者徐光荣深入生活,将笔触伸向科研一线、文艺舞台、基层社区等各个角落。在科技领域,师昌绪、蒋新松、张存浩等科学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师昌绪为国家材料科学发展呕心沥血,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推动我国材料科学从落后走向前沿,他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是时代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蒋新松为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奠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中,不顾身体劳累,一心只为实现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生动展现了一位战略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在文艺界,沈延毅、李默然、秦咏诚等艺术家的故事令人动容。李默然在演艺生涯中,始终坚守艺术初心,用精湛演技塑造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传播社会正能量,体现出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人民的一往深情。还有来自基层的道德楷模武秀君、郑仁东,他们在平凡生活中坚守诚信、奉献爱心。武秀君在丈夫去世后,背负巨额债务,却凭借坚定信念,一笔笔偿还债务,用实际行动诠释诚信的价值。郑仁东默默奉献,关爱邻里,在社区传递温暖与善意。这些普通人的事迹,构成了新时代人民奋斗的全景图,他们是时代的主角,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奋斗精神贯穿全书始终。体育健儿王楠在乒乓球台前挥舞的不仅是球拍,更是对极限的挑战。奥运赛场,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她擦去额角的汗水,目光如炬地调整战术,最终完成惊天逆转。那记划破长空的弧圈球,不仅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更让世界看到中国运动员骨子里“永不言弃”的倔强。在产业报国的战场上,劳动模范张绍阳用三十年光阴诠释“坚守”的重量。车间里,那台编号007的数控机床见证了他的整个青春。他常对年轻学徒说:“机器会更新换代,但工匠心里那杆秤永远不能歪。”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证明——伟大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藏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在工厂的车床边,在厨房的烟火气里。
  合上书卷,耳畔回响起徐光荣在作品研讨会上的肺腑之言:“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为时代和人民而放歌。”当我们将目光从书页移向现实,会发现:师昌绪们的创新基因、尉凤英们的工匠精神、王楠们的拼搏意志,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永恒动力。这或许就是报告文学最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播种机,在字里行间播撒着照亮未来的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