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教育的姿态读后感600字
“学,勤于采撷;思,敏于发现;行,勇于实践”,这是于漪老师的阅读感悟,亦是我品读《教育的姿态》后的深切体会。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共分6部分77篇文章,涵盖“椎心的忧思”“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辈子学做教师”等核心主题,字里行间尽显教育智慧。
学,勤于采撷
于漪老师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这种格局让她始终保持清醒的教育认知。她明确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纷繁的现实中坚守正确取向。面对“大片”“薯片”“芯片”文化对孩子的冲击,她疾呼要传递中华文化血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口头倡导爱国,更要以行动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有正气、有担当的未来接班人,这是民族振兴的根基。
思,敏于发现
于老师以“仁而爱人”的博爱之心践行教育,让教育充满温度。她与学生真诚相处,呵护心灵,凡事以身作则,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仁心与人性。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走进学生世界,用学科魅力拨动心弦,让每一节课都滋养生命成长。她的实践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温度能净化心灵,唯有真诚以待,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育人效果。
行,勇于实践
“学而不厌”与“勇于实践”是于漪老师教育生涯的两大支柱,而反思则是连接二者的关键。她坦言:“不少教师甘于平庸,只因不学、不实践、不反思。”她用“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信念,将课堂打造成生命哺育场,把学生的生命质量置于教育核心。这种实践精神启示我们,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想,而要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以反思优化方法,用行动践行初心。
于漪老师的教育姿态,是勤学、善思、笃行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当以她为镜,在教育路上始终保持行走的姿态,让自己在教育的征途上,活成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