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匣子读后感800字
没读陈晓东老师的《我的黑匣子》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黑匣子在飞机上,却不知货船、高铁、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也有它的身影,甚至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也是一种黑匣子——用来记录的工具。
这本书不只是在介绍黑匣子,还展开了陈晓东老师手中这类黑匣子的发展史。从需要熟练掌握显影技术的胶片相机,到相对轻便的黑白照相机;从装配彩色胶卷的机械相机,到分辨率更高、噪点更少、适配镜头种类更多的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从黑色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的图片是相机这一类黑匣子更新换代,不断发展的长卷。
这本书不只是在讲述黑匣子,还铺陈了陈晓东老师摄影技术的发展板块。通过系统的学习,经验的积累,摄影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单一的构图到光线的运用、角度的变化、光圈的选择、后期的处理,反映出这样一位资深摄影爱好者的发展。
当然,想要拍出想象中的完美照片,光靠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耐心。
一件好的作品有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细心规划与耐心等候所创作的。在这方面,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勿忘国耻》这幅作品。我第一眼看到《勿忘国耻》时,就被远处天边烈焰的火烧云所吸引,然后又看到了黑影的残墟,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撞入我的眼睛,振击我的内心,仿佛亲眼看到大火席卷这座宝殿,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此外,图片的角度应该是选用低角度拍摄的,去除了背景中的杂物,突出了主题。
这本书不仅是在说明黑匣子,更反应了陈晓东老师摄影风格的变化。从日常的生活照片,到参军后的军旅生活记录,到祖国大事记录、民族地区文化、劳动人民创造,再到生态摄影专题。陈晓东老师不只是为了“小家”,更是为了“大家”。
陈晓东老师的黑匣子里充满着奇妙的想法,奇妙的色彩,奇妙的内容,总是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那构图、光照、角度与平,仰,俯,抓等技巧的巧妙运用,更是赋予了一幅幅图片新的灵魂。陈晓东老师不仅在坚持奋斗,还呼吁更多人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