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的语言力读书心得2500字

admin2025-02-23 15:54:29.0读书心得240

  在教育广阔的天地里,语言无疑是教师手中最为有力的工具之一。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由三好真史所著、刘琳翻译的《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师语言运用的诸多思考,让我感触颇深。语言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心灵的桥梁,对于教师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全书分为: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6个语言方面。让我懂得了对于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要有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接下来从这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所感:

  一、表扬的语言:

  老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切忌用恭维的、吹捧的说法。因为他们都非常聪明,情绪很丰富,能听得出来是不是老师的肺腑之言。因此,教师要能不假思索地表达出来。例如:

  1.立即表扬:第一点,赞美的语言需要在现场向对方“迅速地”传达出来。比如:“昨天你听课的坐姿非常好!”此时他们再回忆起昨天的坐姿是什么,已经很困难了。但,现在学生坐姿并不好,听到老师的表扬,也会立即调整坐姿,好好表现,那么老师教育学生,扭转学生的错误也就马上得到了解决和柔和地改善了和学生之间的甜蜜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2.表扬多:教师尽量多表扬学生。对学生优秀的一面,教师如果注意到,每次都能得到初步好评。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学生身上的优点都尽可能地夸奖一遍,这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批评的语言:

  从当今社会时代来衡量,近年来从不批评学生的教师越来越多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教育界有一种导向,叫作“表扬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鞭策作用”。表扬是非常重要的,但批评和表扬也同样重要。如果把老师的教导比喻成开车,夸夸其谈的语言,其作用与油门的作用,可谓殊途同归。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双方面的作用,学生才能成长。老师在使用批评语言时,应该对以下3点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的语言力
  1.是立即批评,还是静候时机,随机应变?老师应该马上批评学生,因为学生的错误行为会伤害到自己,也可能伤害到别人。但除此以外,找准时机再批评也未尝不可。因此,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批评之前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即立即批评还是等待较为合适的时机再批评。

  2.批评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如果教师只是针对某一位学生提出批评,就很容易引起这位学生的内心反抗:“犯错误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一个人……”“大出风头的同学,老师一般都是要先批评的”。但有些情况是,很多同学都是千篇一律,该批评的也批评了。因此,教师需要正确判断批评的对象是群体,是整个班级,还是整个年级。

  3.批评的程度:当教师大发雷霆时,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伤害。也许正是出于为学生着想的目的,教师才会如此愤怒吧,感情用事也无妨,只是不必那么严厉。

  三、提问的语言:

  所谓提问的语言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向学生提问。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要的事。我将教师有效提问的要点总结为以下4点:

  1.教师要说的话,让学生说出来。当学生做出一些不当行为时,教师应该会有一些“想对学生说的话”,但是注意这些话不要从教师的口中说出。人云亦云,或多或少会有抵触情绪,但言之有物,必有所行动。因此,为了让这些话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教师需要反推出“问题”。

  2.记录:既然是开动脑筋想出的答案,如果下次忘记了就毫无意义了,因此需要记录下来。

  3.评价事后行动

  教师需要确认针对提问而得出的最终方案是否被执行,并且对学生行为的改进程度进行评价。

  4.将全班同学当作“一个人”

  运用提问的语言是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之一,而教导通常是以某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只不过在班里,老师很难将每一个学生都作为指导对象。因此,教师在班级里使用提问的语言时,最好将全班同学当作“一个人”来进行沟通。

  四、鼓励的语言:

  有时学生明明想要努力,可教师的鼓励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干劲。鼓励的语言多用于学生状态不佳时,所以要仔细考虑后再使用。鼓励语言时要注意以下4个要点:

  1.使用积极的语言

  老师指导学生:“不要失败”。在学生的思考中会出现失败的画面,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来。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说消极的话,应该用积极的语言。

  2.使用简洁的语言

  语言越是冗长就越容易包含很多不必要的词语和无意义的重复。此外,大家在听冗长的东西的时候,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听。而简洁的语言则会让对方很快就可以理解并开始行动,因此教师在讲话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

  3.使用易懂的语言

  当学生紧张不安的时候,如果教师还说一些难懂的话,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从而错失获得鼓励的机会。因此,教师应使用能让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鼓励他们。

  4.说一些学生最想听的话

  有一些话是学生非常期望听到的,教师应该了解到这一点,然后说一些学生想听到的内容。老师可以从表情、动作、性格等方面考虑学生最想听到的内容。

  五、反向激励的语言:

  如果反向激励的语言能起到作用,学生的能力将会迅速得到提升。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就有可能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伤害。因此,教师在使用反向激励的语言之前,首先需要评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在表扬与批评都进行得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却仍要使用反向激励的语言,那么这种做法就是不可取的,有可能会使学生误解为“这些话就是教师的真实想法"。可以说反向激励的语言是教导语言的高级技巧。请老师们在熟练运用之前,一定要慎用。

  在使用逆向激励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简单的事情说得困难一些

  教师可以故意在描述简单的问题时说:“这个问题非常难。”对于所有学生都知道的事情可以说:“大家应该不知道”“让学生体验到目标达成后的成就感。”

  2.语气不要太强硬

  老师的语气不能过于强硬,语言上要有逆向的激励性。教师在讲话时需要一些演技,重点是语气要轻松。

  3.结尾一定要表扬

  反向激励、惊讶、表扬的语言应一同使用。在说完反向激励的话后,如果不使用表扬的语言,反向激励的语言就只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挖苦和讽刺了。

  当读完这本书时,我深刻地反思自己在日常活动中与学生的交流,回忆自己是否也有不注意的时候。结果我发现平时与学生的沟通还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与学生说话的方式还需要加强技巧。老师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获得“努力的话就一定可以做到”的希望;相反,一句“无论什么都做不好”可能带给学生一生的伤害。所以,老师一定要仔细斟酌他的语言艺术,在给学生讲话的时候。

  通过阅读《教师的语言力》,我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今后在教育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