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力读书心得1800字
教育是两束星光的遥相守望,是两棵木棉的根系相缠。当《教师的语言力》的扉页在晨光中舒展,我看见千万枚语言的露珠在叶脉间流转——有的凝成启智的琥珀,有的化作润心的甘霖。那些跃动在章节间的智慧,原是苏格拉底洞穴寓言里那支永不熄灭的火把,既照亮认知的崖壁,更温暖求索者的掌心。
《教师的语言力》是一本辞典式的应用方法手册。
5个类别:夸奖、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
21种场景:学生不做作业、迟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等教师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50种方法:目标法、选择法、想象法、发现法、扩大法、收束法、原因法等。
在每一种方法中,都配有场景漫画图、对话实例和具体的语言用例。使得内容便于查找、轻松易懂、代入感强。
一、从理论到实践:语言力的觉醒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曾执着于设计精美的板书和热闹的课堂活动,却忽略了最质朴的教育工具——儿童能听懂的语言。记得执教《小蝌蚪找妈妈》那天,我准备了精美的课件,用"小蝌蚪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妈妈"来引导思考。孩子们却眨着懵懂的眼睛,只能说出"因为它认不出来"这样简单的回答。
课后,看着教室里五彩缤纷的贴纸和图画,我突然意识到:再漂亮的教学道具,也比不上老师一句能走进孩子心里的话。
《教师的语言力》就像一盏温暖的小夜灯,照亮了我的教学之路。书中告诉我,和小朋友说话要像春雨一样轻柔,提问要像做游戏一样有趣。现在我懂了,在讲《小蝌蚪找妈妈》时,我应该说:"如果你是那只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时,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的问法,才能让小朋友真正走进故事里,和小蝌蚪一起经历这段寻找的旅程。
二、语言的温度:从"不错"到"你发现了宝藏
在写话分享时间,我常常用"写得真棒"来表扬孩子们。直到学习了书中的方法,我才发现这样的表扬太空洞了。现在,我会捧着作业本说:"小明把'太阳公公起床了'写得真有趣,就像在跟我们说早安呢!"然后让全班小朋友一起做伸懒腰的动作,模仿太阳公公起床的样子。
班上有个叫小雨的孩子,总爱写"今天吃了饭""然后去上学"这样的短句。有一天,她在写话本上画了一朵云,旁边写着"云朵像棉花糖"。我马上蹲下来问她:"小雨,老师好想知道,你是怎样想到把云朵变成棉花糖的呀?"她开心地说:"因为我好想咬一口!"现在,小雨地写话本上常常会出现"月亮像香蕉""树叶在跳舞"这样可爱的想象。
三、批评的艺术:把"又写错字"变成"寻找错字小侦探
对于作业中的错别字,我常常会板着脸说:"这个'球'字写错了,少了一点!"可是孩子们总是嘟着嘴改正,第二天照样写错。后来,我从书中学到了"快乐纠错"的好方法。
现在我们玩起了"错别字小精灵"的游戏。我会神秘地说:"今天有三个调皮的错别字小精灵躲进了你们的作业里,谁能当小小孙悟空,用金箍棒把它们找出来呀?"孩子们立刻来了精神,连最不爱写字的小东都瞪大眼睛仔细检查。
当发现小美把"笑"字写成"⺮"头时,我会像讲故事一样说:"看,'笑'字里的'夭'像不像一个小姑娘在弯腰笑?要是换成竹字头,就变成笛子啦,可不能笑出声咯!"孩子们听了都咯咯笑起来,小美赶紧把"笑"字重新写了一遍,这次写得特别认真。
四、提问的魔法:从"懂了吗"到"谁来当小老师
在教《咏柳》这首诗时,我原本只会问小朋友:"'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什么意思?"孩子们机械地回答:"很多柳枝像绿丝带一样垂下来。"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现在我带着孩子们这样感受《咏柳》的美:
1.当小观察家:"找找诗中哪些词让柳树活起来了?"("妆""裁")
2.当小诗人:"如果春风是理发师,它会怎么给柳树梳头发呢?"
3.当小画家:"你想给'二月春风似剪刀'画一把什么样的神奇剪刀?"
最让我惊喜的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小勇突然举手说:"老师,'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柳树,就像我姐姐扎着绿色马尾辫在跳舞!"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说:"柳枝是春姑娘的绿头发!""春风在给柳树编辫子!"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五、教育的回响:让语言成为成长的密码
这本书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帮我打开了低年级教学的快乐之门。当早读时,我不再说"大声朗读",而是说:"我听见小美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清脆,谁能和她比一比?";当批改写话本时,我把"字写歪了"变成:"这些字宝宝是不是在玩滑滑梯呀?快让它们排排坐好!"——就这样,我亲眼见证了温暖的语言如何让教室变成快乐的乐园。
正如书中所说:"教师的语言不是雕琢的工艺品,而是播种的农具。"在这个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充满温度与智慧的语言,才能叩响心灵的大门。让我们以语言为锄,以爱心为种,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出最美的春天。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