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08-13 14:31:43.0读后感288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很惭愧,王老师书中的反面例子几乎都指向了我的日常。遇到问题,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办法也很单一,就是那些批评、表扬、惩罚、关注等等,有效了很好,无效就只有抱怨了。

  王晓春老师认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的得到解决。

  这个流程和医生看病有着惊人的相似:先是“望闻问切”以收集表象,然后根据这些表象提出假设,接着要检查或者化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最后开出药方。如果需要,几天后还要根据反馈,再次调整用药,最后完全治愈。所谓的名医就是经验丰富,提出的归因假设比较准确,或者就是能够迅速根据反馈,调整药方。而庸医也许就是不善于归因假设,不善于调整药方了。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千方百计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包括他的家庭情况、童年经历、性格特征、低年级时的表现等,根据这些材料提出假设、初步诊断,再“开出药方”——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试一试,观察效果,再调整方法试一试,再看效果,接着继续调整……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一个庸师就从来不会调查,只看到学生问题,看不到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用千篇一律的方法——批评、惩罚、表扬、鼓励等去解决,把问题的解决全押在碰运气上。

  上学期,班里的小薇挺懂事,学习上积极向上,对自己的工作也尽职尽责,虽然成绩不是数一数二,但她的态度令人称赞。可是,这个学期小薇就像换了一个人,上课时再也没有主动举手回答过问题,背书落在最后,写的作业马马虎虎。那个让人特别省心的孩子不知去向了,难道是青春期到了?于是,我开始关注她,上课尽可能地多提问,课后和她谈心,还把她的表现告诉了家长。

  可是,结果收效甚微,她依然是不紧不慢地重复着那些“不可爱”。我曾经仔细观察她一段时间,发现她交往的朋友全是那些不学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急了,几次找她谈心,可她总是一言不发,一副知错就改的样子。之后,依然是我行我素。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对她的教育始终无效。

  暑假里,我发现小薇妈妈在朋友圈里发了不少信息,大致意思是某人对她不好,她付出再多,某人也看不到,当两个人互相伤害时不如分开。他们家本来就是重组家庭,又遇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妈妈很痛苦。

  这时,我恍然大悟了,孩子因家庭的变故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和痛苦,她无处诉说,而我却全然不知。当孩子的苦无人懂得,她自然要找小伙伴,而恰恰是那几个不爱学习的同伴能够倾听她、懂得她,她们当然要形影不离。一向自律的孩子平时可能会压抑,小伙伴不学习的“自由”和“自在”一定让她羡慕,于是模仿也是必然的。可我却只看到了这些表象,根本没有去探寻深层的原因,和她多次谈心的内容无非就是说教,无用是必然的。

  原来自己的很多忙忙碌碌都是无用的,就像你生了病,医生既不“望闻问切”,也不开药方,而是不停地向你强调健康的重要性一样可笑。这样的医生为我们所不齿,这样的老师却比比皆是。

  学生不写作业,就是惩罚、谈心;学生打架,就是批评、认错;学生不听讲,就是提醒、批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像是程咬金的“三板斧”,起作用了就皆大欢喜,不起作用了就连连抱怨。如果面对每个病人,医生都是大谈特谈早睡早起、多喝白开水、少吃生冷食品,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用那些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育学生,一定也是无效的。

  做一个像医生一样的老师吧!像医生看病一样去教育学生,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让我们重温医生看病的流程:望闻问切——提出假设——检查、化验——验证假设——开出药方——进行反馈——调整药方——完全治愈。由此,教育学生的流程应该是:日常观察——发现问题——交流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假设——采取措施——观察效果——调整措施——收到效果。

  听起来还挺复杂,本来嘛,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年孔子成为老师之前,读了多少圣贤书?今日我们熟知的那些名师——李镇西、窦桂梅、王崧舟、王晓春等,他们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字?研究了课例、案例?

  当然,牡丹有牡丹雍容,小草有小草的碧绿。我们不必自卑,普通老师也可以从读书、写作和研究中获得教育智慧,“诊断、假设、干预、调整”该成为我们的“四板斧”。如果您仍然无从下手,就从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起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