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明清小说史话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2-12-08 19:12:22.0读后感479

  近日开始读起《明清小说史话》,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普及性的书籍确实不多,通读下来,颇感此书可担“雅俗共赏”之名,因而结合从前所了解的明清小说,写下一些自己的所想所感。

  如今,只要提到古代的文学,我们脑海中便会立刻涌现出各个时代浩瀚文学中的璀璨明珠——《诗经》《楚辞》《汉赋》,或是《唐诗》《宋词》,又或是元曲、明清小说。并不是说明清的诗文写得不好,虽说文学本身不受限制,但文学创作者却是受时代限制的。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每一个时代创作的主旋律。因此提起明清文学,大部分人接触最多的,还是明清的小说。

  说起小说,倒也并不是明清的独有物。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堪与古典诗歌相媲美。而明清白话章回小说的繁荣兴盛,则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便有人言:“四大奇书,四大名著,摇曳生姿,明清小说中的才子佳人、世情人伦、历史烟云、神魔侠义,亦真亦幻,梦耶真耶,是耶非耶,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明清小说史话
  市井文化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腐朽逐渐走向衰落——这便是明清许多小说产生的重要因素。明清的许多小说,都反映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当属《水浒传》最为突出。而《西游记》作为魔幻主义的典型代表,孙悟空的抗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至于人们所熟知的《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实则也是封建制度、封建大家庭下的牺牲品。小说是对生活最真实的反映,而这些作品正是明清小说家对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认识。

  很多人在读明清小说的时候,大概都为其中的虐心情节叹息过。或是对宝玉、黛玉、宝钗的感情悲剧的感慨,或是对三国无恶不作的军阀、政客、野心家的切齿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亦或是看着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社会黑暗、科举制度有切身体会的文人们。这些都是明清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所呈现出来的情节,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具体体现为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社会的悲剧。而这些哀其不幸的文字,似乎也并没有改变社会的麻木和黑暗本质。李登健一部作品中一句话,似乎可以用来形容这种麻木——“空旷,沉寂,不痛不痒,无遮无拦”。

  由此,我们便可以想到明清小说家的地位如何了。没错,这群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小说家们,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声名远扬,流芳百世,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小说家的生活状态着实不好。比如,清代有一个叫铁珊的“毒舌”,他在《增订太上感应篇图说》里这样评价明清时期的小说家——“施耐庵作《水浒》,子孙三代皆哑。”倒是相对于《金瓶梅》的作者来说,至少这些作者有名有姓,而兰陵笑笑生究竟姓甚名谁,人们或许也无从得知了。

  总而言之,明清的小说对于中国小说的历史来说,是小说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界碑,它所走过的路途和见证的事迹,引人深思,更是文学史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