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3-02-17 21:05:26.0读后感281

  读了遥远的救世主,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跟男女主一起品味人的得救之道,听他们探讨生命的本质,规律,原来的人的思想是可以如此深刻,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囚禁,特别羡慕主人公的博学渊识及如此之高的人生界境,男主人公丁元英操纵私募基金创造了财富神话,为了女朋友芮小丹创造了王庙村的扶贫神话,被称之为高人。他的很多思想、行为、见解都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茅塞洞开的感觉。

  丁元英说:“人的一生都在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存问题,一个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很显然丁元英通过操纵私募基金成功解决了生存问题,所以他可以宁静致远的过潇洒生活了。碰到了芮小丹,使得他不得不考虑个人的自身价值,于是通过王庙村扶贫神话,宣扬强势文化,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

  学习丁元英,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三观。如果只看到了丁元英的潇洒和享受,只看到了美女和“混混”,只看到了高深莫测的操作,那么只能是东施效颦了。因为我们和丁元英不在一个层次,他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解决了生存问题,我们还在为衣食住行二奔波,所以要想学习丁元英,先填饱肚子,解决掉生存问题再说。
遥远的救世主
  丁元英说:“知识是没用的,只有用一个条件”,有些人便认为现实生活中有些知识是完全用不着的,所以不用学习这些知识,导致了现实主义盛行。不能立刻马上用,不能立刻马上解决问题,不能立刻马上带来利益,一律不学,导致人心浮躁,人人都渴望一招制胜的“秘籍”。

  这些“秘籍”易学易用,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确实期待救世主的弱势文化,所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武林人士人人都渴望得到武学秘籍,为了这个秘籍,你争我夺,把江湖弄得血雨腥风,其实这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弱势思维。丁元英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德国柏林。有些人认为学历不代表能力,他学历再高没有能力特别是赚钱的能力,也是枉然。

  的确,学习不代表能力,但是他代表一定的知识储备,连知识都不储备,如何知道储备的知识有没有用,所以要想知道知识有用,必须先储备知识。芮小丹问除了一日三餐出门吃外,几乎不出门的丁元英:“你整天待在屋子里在干什么?”丁元英说:“网上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听听音乐”,其实丁元英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参悟。为什么就他掌握了传统文化的密码,可以在股市上开箱取钱呢?最主要是作为经济学硕士的他,利用专业所学,加之对传统文化的参悟,最终掌握了这个密码,可以没有学习,没有参悟就没有成功的丁元英。纵观古今,凡是成大事者他们都有着很强的学习力。

  无论是《背叛》中的宋一坤还是《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丁元英,抑或《天幕红尘》中的叶子农,他们都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他们才能厚积薄发,利用所学掌控局面,找准机会,看清事物的本质。所以对待知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累,不要片面地认为丁元英说知识没用,就嘲笑读书的人只是知识的储存器,如果不储存,你来知识有用没用都不知道,何谈提高认知,提升境界,成为丁元英那样的人。

  而回看我们,大多是凡夫俗子,一日三餐,上班挣钱,养育孩子,一生平凡碌碌无为,觉得这一生活的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即便羡慕他们的思想境界,自己却也做不到,这是靠大量学习,读书,才能有的眼界和高度。读了这本书后,对事情多了一分思考与审视,向主人公学习,增强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境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