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回归真教育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08-12 16:35:38.0读后感387

  这本书作者在自序部分引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至理名言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梁老师说教育就是为了实现“最好的自己”,而“最好的自己”首先应该是“最真实的自己”,做到知行统一,“真教育”立足学生的本性,着眼学生的未来,支撑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达求绚烂的人生。

  说到教育就一定离不开孩子。在书中,梁老师还用许多篇幅写到了孩子。他说,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块地都适合同一粒种子,即使种子籽粒再饱满,胚芽再茁壮,也并不见得在每一块地上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理,学生的个性不一,智力不一,因而,他们对于教育的感受力、承受力、感悟力也是迥然不同的。我们绝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他们,而要允许他们的差距,允许他们的不同。

  早在几千年以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告诉我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我们是否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允许学生成长为参天大树,同样,也应当允许学生在犯错中成长,这才是大自然的法则。

  真正的教育应该追求“学生第一”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学习成绩,在我们大部分学校唯分数论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是片面的,我们教师教书育人要教给学生真本领,实实在在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做人,考量一位学生不仅仅局限在成绩上,我们要全面的看待学生,是不是乐于助人、团结互助、热爱劳动、体育上有过人之处,好的教育是学生和老师互相成就。梁好先生就一针见血的看透教育存在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句句通透。
回归真教育
  教育也如同喝茶一般,喝茶是一种享受,需要静下心来,闲观细品。才能看出味道,品出味道,喝出味道。以平和之心,喝茶、品茶、悟茶,你会发现有无穷的乐趣。这其中的哲理也很值得我们教育者去思考和借鉴。有效的教学,不是教师拼命地将学习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努力去够的机会。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努力去够,学生才能实现最大的发展。

  梁老师也写到了教师应该对课堂充满敬畏。他在文章里提到了梁实秋文学大师,晚年的梁实秋在台湾省立师范学校教书,并担任英语系主任。因为女儿赴美留学,家里就剩下两位老人。亲朋好友及弟子出于善意,时常登门造访。除了聊天,梁实秋有时也同客人玩麻将。但是每周四晚上,他却从来不见客,因为第二天要给学生上课,他得备课。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慎重,认真,对教学充满敬畏。按照常理说,这样一位大师,给师范的学生上课,完全是小儿科,即使漫漫而谈的课堂也会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然而,梁先生却将课堂看得无比重要,在他看来这方讲台容不得马虎,更容不得应付,站在讲台上就要有饱满的热情、充分的精力,就要有精心的准备、精彩的内容,不然就对不住学生,对不起自己的名声。梁老师说对课堂充满敬畏,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对课堂的敬畏,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促进。是的,我也深觉教师的精彩在课堂,精彩的背后应该是充分的准备,我们对课堂的敬畏多一分,我们的教育就会离理想的教育近一些。

  我们很多教师虽然有时候想学习,想读书,想进步,但常常推脱于没有时间,批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还有一大堆任务。其实时间是挤压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教师只要肯用心,善安排,就一定能找出合理的时间。作为教师我们要拿出时间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学习,想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是探索。探索永无止境,教学的任何一块小领域、小分支、小板块都有足够多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长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入的思考,将会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独到,眼光变得更加敏锐,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对教育的理解也将变得更加深刻。深度决定高度,只要不懈坚持,教师自会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时被一种质朴的力量所吸引,梁老师的教育情怀:悲悯,慎独,唯真。而这种情怀,都是在他朴素的文字中,一字一句,慢慢生长出来的。对于朴素,我时时心怀敬畏,因为那是一种最深刻的力量,让你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内心完成一次真正的开始。我想,所谓的真教育,就是真实的教育,守住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成长,不急躁,不虚化,不功利,不势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真实自然,朴实而无华。《回归真教育》就是这样一些朴素的文字,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一种力量,回到宁静,心无旁骛,开始最本真的教育。这些文章,无一例外地写到了他对一些大教育家教育理念的追随和解读。无论是陶行知,还是陈寅格,都给作者以教育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而这,也恰是梁老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教育观:无论大师,还是匍匐于教育实践的普通教师,都需要守住朴素的教育心,对教育的真实心怀敬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