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2-01 14:27:56.0读后感333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进行了现场的实战辅导和疑难分析。它工具性强,既有清晰的理论逻辑,又有典型案例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带我走出了课题盲区,开启了课题研究这扇大门。

  回想我们平时的教学与课题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因忙于工作,忙于应付,以前有部分课题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缺少仔细研究的过程。这种研究只注重形式,忽视过程的研究对老师而言意义不大。

  这本书对于我们教师犹如是一场及时雨,非常有指导意义。我相信,任何一个课题盲,只要认真读了这本书,都会对课题研究产生比较系统的全面认识,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课题知识框架。阅读引发思考,思考需要交流。接下来,我就谈谈本人的一些感想。

  一、选好课题

  选题是科研的首要步骤。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做课题研究时最感兴趣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选好课题,才能使研究有价值,有意义。
教师如何做课题
  首先,时代发展需要。社会发展迅速,教育变革的速度也极快。选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那么问题从哪里选?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从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出。2017年7月,“双减”中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022年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小学语文课程方案提出“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依据课程标准,探索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确定我的课题研究题目为"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研究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将有助于老师全面检验课堂教学、精准分析学情、完善教学模式;能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养成能力、培养良好习惯,从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其次,遵循原则。一是立足教学,是根据课程研究的选择与实践的原则,随着教育课程实践的进展,积极考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着眼未来;二是大小适中,适合教师、适合研究领域。是自己可以把握的,避免选题过大。三是力求创新,有创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

  二、及时申报

  确定项目后,并非立即就能展开研究,而是先完成课题立项再对项目进行论证。课题申报是一项十分复杂,而且有点繁琐的事情,每一项内容都需要认真准备、仔细考虑、谨慎填写。项目负责人针对实验人员的水平和能力,要合理分配,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科研目标来进行工作,并重视信息积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研究方案

  项目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工作,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不但要精心准备分析材料,还要详尽说明问题具体情况,并虚心听取对讨论观点的修改意见,按讨论结果处理研究方案,还要落实研究方法,产出并发表阶段性成果。

  在这一阶段中,时间也相对紧迫,所以工作要有重点、有效率。如果仅仅应付材料,也就人人都是闭门造车的,那对工作来说毫无意义。所以,要出质量,就需要有决心与毅力、责任感。

  四、做好结题

  中期评审是课题主管部门对课题研究加以督促,诊断出存在问题,对后期工作进行指导,促使研究者做出反思的一个关键阶段。它既是促进研究者科研水平提高的过程,又是保障课题质量持续提高的手段。作为课题的实施者,要做好准备,迎接中期检查,尽量取得好的检查结果,做好结题工作,并使课题研究成果广泛传播,在区域内应用,将之转化为教育效果的过程。

  课题研究之路漫长,课题研究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之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