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读书心得1600字

admin2023-01-22 13:40:59.0读书心得706

  前两天,再次阅读李镇西老师的《教师的解放与超越》之《教育,请撕下眼花缭乱的标签》,我深有感触。对于现在各种各种的教育标签,我也是非常反感。教育可以有多种形态,但是不能偷换概念,让咱们这些一线老师在琳琅满目的概念中眼花缭乱,迷失方向。

  2016年,我们这里很流行“生本课堂”,区教师培训中心非常重视,特地组织全区教学骨干到“生本课堂”大本营--广州去实地学习了8天。非常有幸,我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表我和另一个数学学科的老师跟着一个领导参与了本次培训学习。聆听“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给我们授课,实地参观学习“生本课堂”优秀示范学校。我们被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精彩思考、老师“一两拨千斤”的适时点拨引导而震撼。欣喜遇见,迫切实践。建小组,教交流语,设计前置性作业……

  从广州回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实践我们的“生本课堂”。我还参与了学校语文老师的“生本课堂”培训,上了一节区级“生本课堂”展示课,受到好评。

教师的解放与超越  不知什么时候,“生本课堂”不流行了。这两年,“社会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兴起了。基于学上级要求,我们又开始学习“社会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接触,感觉与“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很相像:建小组,教交流语,设计前置性作业……因为还没有深钻,我在此不敢妄言,我暂时还是将它认定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度延展---其实,对于“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都还没有探究透彻,这样的认定,也许也是错误的。

  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武侯区一个老师说他们的“学本课堂”,我猜测应该与我们的“生本课堂”相似。一交流,果然是。再后来,认识了重庆树人有约读写团队的廖娟校长。她和我谈及我的一篇关于“生本课堂”的文章,说与她们学校进行的课改一样。

  正如作者所说,“教育就是教育,哪有那么多与众不同?无论你贴多少与众不同的标签,教育就是那些朴素的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如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不就是教育本来的内容吗?不就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吗?教育本身不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吗?从‘六艺’到现在的德、智、体、美、劳,不都是素质要求吗?有谁说过教育不以人为本呢?有谁说过教育应该畸形发展呢?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却越来越远离当初的起点,越来越违背当初的含义;教育越来越假,越来越无视学生的素质,于是为了强调教育的本质,便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就像糖本来应该是甜的,但许多假冒伪劣的糖就是不甜,于是我们去商店买糖的时候,就向营业员强调,要买‘甜糖’,同样,我们可能还会去买‘酸醋’‘咸盐’!成都火锅很有名,但假冒成都火锅的也不少,于是有人开成都火锅时,便特意在招牌上写明‘正宗成都火锅’。”

  “我们去读一读陶行知的著作,就会发现我们根本没有走出陶行知的教育视野。”各种各样的教育标签下,暴露的是有的人的浅薄无知,井底之蛙!这里的“有的人”,当然包括我。

  如今,新课标实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都组织了各种学习、解读、落实等活动。作为新概念的任务群教学,是我们上学期学习新课标的重点。在一次任务群课堂教学展示课结束后,我们就任务群教学进行研讨。一老师问我,你就说说任务群教学可以和我们之前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关联就是了。我心里一动:是啊,教育不管怎么改,我们都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学生一年,要看一生。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我所要探索的不过如此。把这一点弄清楚了,教育的本质弄明白了,不管实施什么样的课改,都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只是,这一点,“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不断地“上下求索”,用一生去努力。当然,接下来的任务群教学,我将厘清其与我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中之间那些关系,打通任督二脉,化为我自己的一部分,将其融会贯通,促进我的教育教学的真正提升!

  最后,用作者的话来结尾吧-----只有当教育太多的标签被撕下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教育。愿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能静下心来,真正做教育,做朴素的教育!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我的最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