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3-01-09 14:42:53.0读后感1066

  《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一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师应该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既为教师解释了为何要了解脑科学知识,又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教师应该知道哪些脑科学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哪些脑科学知识、有哪些需要澄清的脑科学迷思,还为教师提供了获取研究信息、参与和影响研究的指引,有“鱼”亦有“渔”。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验证、升级着教学理论和想法。在这个尊重科学的时代,教师需要学会科学的教学,当然在读书时期已经学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虽然我们都知道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却是浅尝辄止。学生都是用大脑来思考的,我们作为教师太应该学习、了解脑科学!

  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我们愿意教会每一个学生。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脑的结构,往往会不尽如人意。比如,遗忘先快后慢,如果不能及时复习,终归脑中留不下什么;又比如,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而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就会欲速而不达;又如,一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仅仅维持在10—20分钟,而教师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在讲,那么后半部分效果就会很差。而读完《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一书后,解决了很多教学中困惑。
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
  1.为什么有的学生记得快,有的学生却总是记不住?为什么很多脱口而出的古诗,都是学生时代背过的,而后来背的却总是似曾相识却回忆不起来?究竟是死记硬背好,还是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记忆?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首先记忆是有关脑的重要知识点,它与脑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果神经通络经常被使用,这一使用过程就能被探测到并导致髓鞘化的增加。而记忆与髓鞘化有关,采用复述的学习策略会导致髓鞘化的增加,但学习者厌倦时,髓鞘化又会降低。因此,适当重复有助于记忆。比如,多读几遍课文,多写几遍古诗,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这些都有助记忆。甚至可以说重复是记忆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虽然死记硬背有助于记忆,但要想在脑子中停留的时间长,记忆牢固,还必须依靠有意义的记忆。比如先理解后记忆,先比较再记忆。或者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如数学课上加数学儿歌、数学游戏。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体验,刺激学生大脑不断探究,动手操作、角色表演、画手操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如何应对班级中的自闭症孩子?

  “妈妈,班上有个同学上课总是顶撞老师,偶尔还会走出教室,而且他好像不怎么听讲也能学会老师的知识,给人一种……又聪明又奇怪的感觉。”

  “老师,我只是碰了一下他用筷子搭好的模型,他就对我大发脾气,而且他一玩起那个筷子来,谁叫他都像听不见一样!”

  在学校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儿童,他们我行我素,固执己见,不惧权威,聪明奇怪。在儿童发育行为专家看来,可能首先会考虑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简称自闭症。

  对于这类孩子,首先我们老师可以多学习一些关于自闭症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孩子的刻板行为等,避免不必要地过多纠正孩子。其次需要更加留心观察,孩子对什么活动或事物特别喜欢的,只有找准了孩子的动机,才能更多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更快速地进步,说不定就能成为开启他们世界的“钥匙”。

  3.针对多动孩子怎么办?

  从书中我了学到,我们可以穿插高兴趣和低兴趣的活动,穿插听讲和动手的活动,使用大量的视觉效果(如思维导图),学习策略,游戏,比赛等。还可以教多动的孩子如何放松:例如通过渐进式放松技巧,冥想,音乐,太极等。情绪的紧绷会刺激孩子的负面反应,当孩子在学习时表现出注意力分散、不想学习、想玩的状态时,我们不妨带孩子进入一段平缓情绪的吐纳或放松,以帮助他在放松后更为有效地作业。

  总之,我们要探索和思考在脑科学知识引导下,如何让教育有更好的效果,让脑科学赋能教育,科学施教、科学育人,让学生喜欢学习,激发出学生无限潜能,让老师有更轻松的心态处理教育教学等问题,更好地把脑科学知识应用到小学教育中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