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跟情绪做朋友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08-04 23:23:09.0读后感849

  教师既为人师,也是俗人,食五谷杂粮,尤其是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都会影响教师的心情。孩子的学习,家中的琐事,事事需要操心。

  而教师的劳动对象又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处于心智发展关键期的学生,这样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师生的互动性,师生互动的情况是诱发教师情绪的关键因素,而教师的情绪反过来会影响学生。师生的积极情绪互动,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反之,师生互动消极,教学目标则难以达成,教师的职业理想也无从谈起。师生的情绪互动动辄持续数年,教师只有和情绪做朋友,才能和家人、学生彼此成就。

  教师的情绪不仅影响师生关系,影响教师发展,更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健康。据每年的教师体检结果分析,教师普遍存在胸部结节的问题,很可能是气淤所致,因此,做好教师的情绪管理,跟情绪做朋友是非常必要的。

  《跟情绪做朋友——教师情绪管理与成长》这本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煦海所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教师必备的枕边书。本书基于科学逻辑和实证证据,详细地说明了情绪是什么,情绪从哪里来,有什么用,又深入地阐述了和情绪做朋友的务实方法和技巧。
跟情绪做朋友
  首先,要认知情绪。情绪是伴随对刺激物的知觉而直接产生的身体变化,以及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受。教师可首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强迫自己做出快乐的外在行为,进而让生理体验塑造自己的心理体验,开启快乐的一天。教师被捣蛋的学生生理唤醒,但是认知评价可以压下自己的愤怒情绪。工作中,常常有些老师看起来情绪认知特别的积极,每天开开心心地带着学生玩,玩出来的成绩也比较好,教师如果以玩的心态去面对压力,一边投入,一边放松,在每个较量中,完成当下这一局,这样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威胁就会小得多。

  其次,积攒与情绪作朋友的本钱。如何积攒与情绪作朋友的本钱呢?与其像个陀螺一样茫无目的旋转,无尺度的忙碌,没有成就感的忙碌,不如去寻找一个平衡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出自己的精彩,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在和孩子、丈夫和家人的沟通和交流上留足时间,寻找巧妙的办法,不要因为错过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而悔恨,不要因为工作和丈夫的关系恶化而悔恨。把每天的事务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重要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好钢用在刀刃上,高效利用时间。深度地工作,充分地发掘脑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手机静一静,删除不必要的手机APP,让手机静音,深入工作,深入备课,不要经常性地翻看手机,对信息进行过滤,也会促进自己思考的深入。

  第三,活在当下,获取心流的体验。悔恨过去和忧虑未来都很容易让人陷入不良情绪的深渊。所带班级成绩落后、优质课评比榜上无名、孩子成绩退步、工作中的失误、和同事的不愉快等体验足以让一位积极进取的老师在雾霾中前行,前无去路,后无退路。如何避免凝望深渊呢,那就是“反熵”,即沉浸于当下或者某个目标中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愉悦的状态就是“心流”。心流体验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个人能力和挑战难度的匹配点。如何进入到心流体验呢,首先,确立一个目标,作为一个教师,树立成为名师的远大目标,树立一年内完成优质课和课题的近期目标,树立上好一节课的当下目标。其次,及时反馈,掌控精进人生。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相结合,包括自省、自查、自纠,后者是指重要他人等外部因素对其工作状况的反馈。另外,教师要主动地设置反馈点并细化目标将自己送入心流的状态。第三,在柴米油盐的生活苟且之外用诗和远方建构自己的精神存在,为一个比自己宏大的目标而奋斗,探寻自己世界的边界,用意义加持自己的心流体验。

  第四,经营关系,获得社会的支持。强大的社会支持是我们与情绪做朋友的本钱之一。社会支持就是我们从朋友、同事、家人,或其他群体中获取支持、被需要、有归属感。你知道邓巴数字吗?每个人能够维持大约150个人的稳定社会关系;商业哲学家吉姆·罗恩说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值。他们和你三观一致,荣辱与共,肝胆相照,这就是你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同事是和自己相处时间最久也是价值追求最为一致的人,和同事的紧密协作很容易获得心流的体验。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滋养,情感上得到充分滋养的人眼中有光。因此,珍惜那些陪伴你的人,与那些陪伴你的人高效交流。

  最后,练就与情绪做朋友的胸怀。认知自我,接纳自我,饶恕自我,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身边的人不完美。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时被成就感和愉悦感驱逐前行,有时被愤怒、沮丧阻碍,在情绪的汪洋大海里时而乘风破浪,时而孤苦无援,建议你也可以捧起这本书,静静地读上一会,不求降服情绪,但求与情绪做好朋友,和谐共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