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9-02 14:34:45.0读后感890

  通过对《教育的情调》这本著作的阅读和理解,对本人有很大的触动,其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的情调》源自美国教育现象学重要开创者马克斯·范梅楠的经典之作,李树英教授将其译为中文。初读这本书时,我还是一名师范生,当时就觉得书中一个个小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同时书中有许多能引起我共鸣的句子。今年暑假当我再次细品她时,竟觉得十分亲切,仿佛与一位老同事在交流工作中的凝惑与经验,书中并没有传授任何教育技巧,而是通过教育故事把我们带入教育情境中去,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去积极的寻找教育的情调。

  二、教育的敏感与机智,这一章节是我最喜爱的,在这一章节中作者用了三个事例:一位校长和调皮捣蛋的学生;一位心理医生如何面对一个大脑发育比较迟缓的孩子;一对父母和面对他们练琴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教育者,也有一个共同的善意,但更有共同的行为---无论教育者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但言语和行动所表达出来的情景仍与孩子体验到的情境对不上号,缺乏教育者的敏感与机智。孩子具有独特性,当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敏感性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它是一种既来自于心灵也来自语头脑的知识,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观察,倾听具体情景中的某个具体孩子,和他们互动、给予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与机智,有了丰厚的思想,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敏感性和机智会不断的提高。
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听起来很简单,但却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用心去探索和实践的话题。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指导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

  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这一章节是我感触最深的。麦克走进教室时,老师正在跟一位家长说话,麦克两眼放光,他有东西急于要和老师分享,但老是太忙了,没有注意到,所以他与其他孩子一样,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于是不再尝试得到注意。这是这本书中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时有发生。可能在某一刻,我们忽视了一个孩子,虽然当时我们没有感觉出来,但对这个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不好的体验,会磨灭它与老师分享喜悦的心情。“看见”学生就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应该做到的,这不仅仅是被发现。对于孩子而言,那意味着被老师“看到”的感觉、意味着被老师认可是一个存在着的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成长的人。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学校里的每个日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整体,被赋予了一种色彩、一些意义,无论是和孩子握手或使用温暖的微笑和话语问候每个孩子,老师都应该努力接近每个孩子,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多一点沟通、交流和关爱,多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期待与表扬。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太阳的姿态,不管学生是参天大树、还是田间小草,都要让他们有阳光普照的权利;不管他们是富贵的牡丹还是路边羞涩的小花,都要让他们有开放的权利”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如同春天般的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给与他们力量和温暖,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用心去做一个有情调的教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