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梁晓声觉醒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3-01-17 17:54:08.0读后感485

  即使再渺小的生命,也可以通过自我觉醒之光,划破时代的黑夜,让短暂的生命迸发明亮的光辉。——题记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创作出版过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是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初遇他的作品,是他的重磅长篇巨著《觉醒》,第一眼看到小说封面上绽放的烟花以及简短的题记,就顿觉欢喜,瞬间就有了想要一读的兴趣。

  翻书阅读中很快就被书中跨时代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形象所折服。在和作者笔下那些惟妙惟肖、深入人心的人物有了心灵相通之后,越发心生感触,禁不住地想要用心去感受小说中那些人物多舛的命运,在生命幽微处去体会觉醒的深意。

  ——“万金油”王福至

  王福至,一位精通玩转整合各类人际关系的普通农民,他身上有着中国万千农民的特征,但又和很多村民有着极大的不同。在他的处世哲学中,信奉凭一己之力,化解他人难事,在“为社会和谐,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采取的某些手段和方法我们无从评论,但他的善于观察,擅于沟通,以及他的精明圆滑与能干却是值得很多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觉醒
  ——镇派出所的‘四大金刚’

  镇派出所的所长、副所长、女警员丽丽及男警员大力初登场时,对这四人并没有多少好感,反倒对他们身上的官场习气心生厌弃。但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在领略了因为所长一席话,便稳住了贪婪的陶娟和暴怒的李顺利;副所长一番貌似训斥实则分析的话语,便说服了陶姮夫妇二人;丽丽处理当事人之间矛盾时所展现出的睿智与缜密;大力严格执行所长嘱托圆满完成任务之后,使我对他们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得不说这四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尽其责,他们不但懂政治、讲政治,而且还解民意、尽人情,能让棘手的问题瞬间迎刃而解,让陶姮夫妇既不虚此行,完成了心愿,也让他们在各自的仕途生涯上更进了一步,可谓是收获了多方赢利的圆满结局。

  ——女主人公陶姮

  在女主人公陶姮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东方女性拥有的诸多优秀特质,比如年少时的陶姮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临危不惧,在学业上她聪慧过人、对人对事耿直坦荡,而她最闪亮的品质却是她的善良。作者在文中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

  女主人公陶姮则为了这份心安理得,为了解开自己在14岁时那无心之过的欺瞒,在丈夫的陪同下,不远千里从美国回到了当年的尚仁村。因为儿时的无心之举造成了陶老师人生画卷的瑕疵,良心的谴责让陶姮几十年活得胆战心惊,她对自己所犯下的这个过错耿耿于怀,她认为自己的错误连老天爷都不会原谅,“天谴”是她能想到地对她所犯下的过错最严重的惩罚,那就是让她患上胃癌。

  在那个视名誉如生命的年代,贪污的罪名是可以压倒一个人的大山。陶姮的那个欺瞒举措让陶老师成为当时最不耻地贪污犯,而那仅仅只是因为50多元钱的学费。依据陶姮当时的生长环境以及家庭状况,这个隐瞒性的举动是对陶老师的惩罚,同样也是她心理变化的展现,人性在各方面诱因下会爆发其丑陋的一面,就像陶姮鬼使神差地选择为保护自己的品行而选择做出的这个欺瞒行为。

  良心的谴责与“天谴”地如影随行让陶姮毅然决定重回故里寻找自我救赎之路,而当面对陶老师女儿陶娟这样的村妇,被陶氏一族围困在陶家之时,并见识了一众人等的贪婪之后,女主人公陶姮并没有选择置之不理,更没有一走了之,则是积极配合镇派出所的‘四大金刚’,解决了纠纷,同时也顺利地见到了她的陶老师。当师生二人再次回首往事时,两人在泪水中达成了对彼此的谅解,那最后的拥抱和那一句迟来的对不起将两人多年的心结打开,曾经的一切都随着忏悔与宽恕慢慢消去,人性的温暖成为救赎之路的终点。正如书中所说:即使再渺小的生命,也可以通过自我觉醒之光划破时代的黑夜,让短暂的生命迸发明亮的光辉。

  人生就是一条救赎与自我救赎的荆棘之路,就像前世种下了因今世自会结果一样,一个人所犯下的错只有自己才能改过,心灵上的罪恶感也只有自我救赎才能重归平和。

  合上书,我的耳畔再次响起了同志村告知街坊四邻前去参加新人婚礼的烟花声。那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绚烂至极,虽昙花一现,却照亮了人们觉醒后纯净的心,像是在为完成了自我救赎的人们喝彩,像是在为净化了灵魂的人们喝彩,像是在为重生后的人们欢欣雀跃地奔向未来之路喝彩,愿世间的人们都能心怀温暖,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绚烂烟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