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000字

admin2022-10-30 15:02:32.0读书笔记412

  《平凡的世界》里写了一百多个人物,其中的男主角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

  他俩出生在陕北赤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世代农民。兄妹四人中,除大姐孙兰花婚后日子过得比较恓惶以外,其他兄妹三人经过不懈奋斗都取得了不同的收获,改变了家庭命运,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在奋斗过程中,他们变得更加成熟而自信。

  孙少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劳力紧缺,弟妹上学需要经济支援,就中断了学业,回乡务农,成了这个贫困家庭的顶梁柱和主事人。

  虽然学历不高,但他敢想敢干,行动力强,勤劳善良,和父母一起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

  协助父亲农耕劳作,土里刨食,供养弟弟、妹妹读高中,资助妹妹上大学。

  政策“活泛”以后,孙少安外出劳动时受到启发,东拼西凑借来了启动资金,办起了砖厂。雇上村里的劳力,招上一个貌似懂行的河南师傅负责技术。由于这位河南师傅自称李逵,实乃李鬼,根本不懂关键技术,导致砖厂失败,负债累累,万念俱灰。

  经过短暂沉寂之后,在政府和亲友的帮助下,多方筹措资金,克服重重困难,东山再起。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不仅让砖厂起死回生,而且办得红红火火。不仅盈利了,还帮助村里解决了剩余劳力问题。

  砖厂经历了一波三折,孙少安终于挺了过来,票子滚滚而来,成为农村致富强人。

  致富后,为父母兄妹建起了三孔新窑,让村里人羡慕不已。全家生活出现改观,从极端贫困到逐渐富裕。

  后来,他把自己的砖厂承包给别人,自己承包了乡里濒临倒闭的砖厂,把事业做得更大,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企业家,村里的致富典型,不再是那个“夸富”会上的假典型。

  孙少安的成熟也经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经历过小富即安的心理路程。经济上小有成绩,就有点儿飘飘然。有人诱惑他花几万块钱赞助省里拍摄《三国演义》电视剧,以获得扬名的机会。他抹不过面子,贸然前往。
平凡的世界
  后经孙少平开导,他终于从迷途中清醒过来,最终把挣到的钱投资到村小学发展教育事业,并在村民中收到了良好的口碑。

  孙少安从一个“烂包”的贫困户到成为村里致富能手,在实现经济独立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格完善和成熟。经过脚踏实地的劳动,让他意识到只有奋斗,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才能获得力量和自信。

  

  孙少平身上的奋斗精神和勇气,一点也不亚于孙少安。有点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他有文化,也有雄心壮志。他不愿意在农村像父兄那样土里刨食,了此一生,决心到更广阔的世界闯荡江湖。

  他甚至想到大哥分家立户之后,自己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和掌门人。为此,他主动自我加压,担负起大家庭的重担和主事人角色。

  他离开校门,走出农村,走进黄原,走进铜城,走进矿区,一步一步,越走越远,去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孙少安的砖厂获得初步成功之后,希望少平能够回来帮助他经营砖厂,同时也名正言顺地为家庭挣得一份收入,但孙少平却不愿意在村里做事。

  孤身一人带着铺盖卷去了陌生的城市黄原当一名拦活工,蹲在桥头等待雇主。后来,他成了建筑工地上的杂工。因为没有技术,只是一个出卖力气、收入微薄的力工。

  由于工作卖力,人善心灵,受到雇主的青睐。雇主曹书记甚至把他的户口也转到了黄原,为后来被招工到煤矿埋下了伏笔。

  孙少平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建筑杂工,故意隐瞒了高中学历和当过教师的经历,目的是能够让雇主相信他有的是力气,能够干好活。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打杂工没有技术含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相当微薄。但就在不停的揽活过程中,从一个建筑工地干到另一个建筑工地,孙少平吃尽了皮肉之苦,经受了心灵磨难,也受到了锻炼和洗礼,人格变得越来越成熟,心灵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每天在强体力劳动之余,他仍然不忘读书学习。甚至在还没有安上门窗的半成品建筑框架里住宿,以便于有一个私人空间点蜡烛学习。条件之艰苦,让看到此情此景的田晓霞震惊不已。

  建筑工地的打工经历为他当上煤矿工人,打下了奋斗基础。在他经过黄原打工苦难生活之后,到铜城煤矿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煤矿工作虽然很艰苦,但收入却让他感到满足。和打工仔相比,工作稳定,经济收入也高很多。

  孙少平通过辛勤的劳动,挣得一份体面的收入,把钱寄往家里,改善家里经济面貌,支持妹妹读高中、上大学。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少平开始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在煤矿,他的辛勤劳动不仅赢得其他矿工的尊重,甚至把那些干部子弟的“家当”以“助人为乐”的方式低价收入囊中。

  读高中时候,虽然他食不果腹,家里光景“烂包”,但却以品德高尚、学业优异而自豪。煤矿上,他同样以自己的全勤劳动,获得了体面的收入,也让那帮干部子弟对他高看一眼。

  孙少平以善良,坚韧,勤劳,智慧,在煤矿上挣得了一份满意的收入,获得了尊重,赢得了友谊,甚至被提拔为班长。从普通农家子弟到煤矿工人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毕竟端上了公家的饭碗。经过建筑工地和井下釆煤艰苦的锻炼,孙少平已经从一个白面书生转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劳动者。

  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井下采煤工,但孙少平受到了田小霞的青睐。

  孙少平的煤矿工作给他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让他遭受了磨难,甚至在一次事故中受了重伤,虽然眼睛保住了,但脸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这些磨难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虽然很多干部子弟看不上煤炭工作,想着调离或者逃避,但孙少平认为,能够到煤矿工作是天赐良机和人生转机,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开辟一片新天地。

  和孙少安相比,孙少平有更多文化,也有更多韧性。无论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在他们身上都洋溢着一股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他们都是从最贫困的农村,社会最底层起步奋斗的。孙少安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开办砖厂,实现了经济和家庭命运的改变,成为农民企业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向新的生活。

  孙少平离开家乡,到黄原的建筑工地当一个杂役。在奋斗过程中,他不忘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他的不断追求,勇于实践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少安、少平都是社会最底层走出来的农民,无论在黄土地,还是黄土地外,他们不懈奋斗,改变生存环境,改变自身状态,改变家庭命运,改变家族命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他们青春的写照。

  他们身上的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向命运低头,越是艰苦越向前的奋勇拼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兄弟二人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身心之功,诠释了王阳明这句话。虽然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初,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实践,自己的奋斗,打下了一片天地,争得了一份尊重。

  他们不满足于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希望做出改变,创造不同的生活,奋斗是他们改变人生的主旋律。

  奋斗是一生,不奋斗也是一生,与其坐等空耗生命,何不选择奋斗改变人生?

  人生的最大遗憾,是当你还没有尝过奋斗滋味的时候,别人已经把奋斗的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人生任何一个岗位或平台上,都要以奋斗为主线。

  奋斗!奋斗!奋斗!当代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永恒魅力也许正在这里,它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向着自己的理想,向着更高的目标,不停地努力奋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