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高效演讲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0-13 16:23:58.0读后感728

  罗振宇老师曾经说过:“职场或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而影响最大的技能就是演讲。演讲是能让一个普通人用最小成本获得成功的最佳途径。”《高效演讲》这本书是斯坦福备受欢迎的沟通课。也许有人会认为,演讲并不是自己必需的技能,演讲这种事情离自己很远。但我想说的是,你作为家长在家长会发言、在会议室对着同事发言,还有在推广会对着顾客讲话,这些都是演讲。演讲可能已经成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时刻,而这本书恰恰能帮助你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如何更高效地与人沟通,让你的人生不输在当众讲话上。

  《高效演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出版)这本书是由两位作者彼得·迈尔斯(Peter Meyers)和尚恩·尼克斯(Shann Nix)共同创作。彼得·迈尔斯是斯坦福大学沟通力与领导力讲座教授,他开设的沟通课程,连续八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公开课。同时他还是一名职业的沟通顾问,专门给一些政治家、企业高管作一对一的演讲培训,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而尚恩·尼克斯则是一位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小说家和剧作家,曾经是美国著名电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这本书可以说浓缩了两位作者二十多年的实践精华,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沟通能力实现高效演讲的书。作者认为,要想实现高效沟通,你只需要掌握三件事情,分别是演讲内容、演讲风格和演讲状态。其中,演讲内容是实现高效演讲的基础。可以说内容就是王道,当内容打造优质了,听众才会听下去并且深刻记住你。在此基础上再去打磨演讲风格和演讲状态的细节,从而实现高效沟通。下面跟大家分享自己读这本书比较深刻的三点感悟。

  调整心态,以“送礼物”的心态去演讲

  曾经的我一度认为,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讲之所以会紧张,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有所了解。其实演讲每个人都会紧张,只不过是紧张的程度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同罢了。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神经组织,叫做“杏仁体”。这个“杏仁体”只有一个作用,不是帮助我们思考,而是帮助我们扫描一些危险的事物。当你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在野外被一群狼围堵并盯着,你将成为它们的唯一目标,这个时候能不紧张吗?这个时候你正处于“杏仁体劫持”的状态,恐惧感会迫使你拔腿就跑,这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点也让我对“演讲时我为什么会紧张”这件事情上有所释怀。
高效演讲
  那如何克服演讲时的紧张感呢?作者认为,把演讲当作一个“送礼物”的过程,以“送礼物”的心态去演讲。书中说到,人类沟通的一项神秘法则就是:当你给予的时候,你会变得更有趣了,恐惧感也会随之消失。这让我想起我们每期的读书分享会。如果在分享时,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担心自己讲不好,担心自己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那么注意力全是你面对听众时内心的恐惧。但如果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每期的读书分享当作是来“送礼物”的,“礼物”就是把自己看完一本书知道的、有所启发的观点毫不保留地分享给他人。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有人不需要这份“礼物”呢?那也没关系,因为分享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我是来“送礼物”的,你愿不愿意收下则是你的选择,哪怕只有一两个人收下这份“礼物”也是挺好的。正是这份"送礼物"的心态,你会发现注意力已经不在自己身上,自然就不会那么紧张恐惧了。

  精心准备,以“有价值”的内容去演讲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收到一份心仪的礼物是一件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那怎么样才能把演讲这件事情做成一份合适的礼物送出去呢?作者认为,精心准备很重要。准备过程有三个步骤。第一是结果,要带着目标去演讲。一个好的演讲至少是有一个目的的,漫无目的的演讲会让听众觉得这个”礼物“没意思。比如家长会,如果只是单纯想跟家长闲聊,这样的家长会有意思吗?开家长会应该是为了和家长们同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然后希望家长听完你的演讲后会采取什么行动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就是我们演讲的目的。如果没有目的演讲那就随便讲吧,正因为没有目的,你说什么、别人听不听,那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吗?

  第二是关联性,演讲要从听众出发去准备。很多人在演讲时喜欢以自我介绍开篇,然后讲一大堆自己过往的辉煌事迹,这样的演讲与听众有关系吗?听众非听你这些不可吗?演讲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理清我们打算送出这份“礼物”是给谁的。所以演讲一定要从听众的关联性切入,多说和听众相关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听众的兴趣。

  第三是要点,演讲要清晰有力传达重点。当你在演讲时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到最后演讲快要结束了,你才发现没有说清楚要点,这样的演讲可以说是糟糕并失败的。我们也别想着演讲时可以一边讲一边构思,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好,所以我们在演讲前,一定要养成提炼要点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巧设结构,以“有层次”的结构去演讲

  作者认为,一场好的演讲是由“坡道、发现和甜点”这三部分构成的。

  先说“坡道”。坡道就相当于开头部分,它好比滑雪运动中的雪坡,当坡度越高,运动员从坡道冲击下来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演讲当中,坡道的作用就是在短时间内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那如何建立一条坡道呢?下面分享几个重要原则:1.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演讲开头的7秒,这7秒直接决定了听众是否真正愿意听你讲,还是把时间留给手机,这就是著名的7秒法则。2.掌握好“我”与“你(你们)”的比例,讲话中用一次“我”就要用十次“你(你们)”,以确保你的关注点在听众身上。3.开头慎讲笑话。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如果笑话不好笑的话,尴尬的就是你自己了。4.不要把精彩的东西留到最后,开头最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位听众都能坚持到最后。

  当你已经构建了坡道并成功吸引了听众的注意,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开头的部分添加第二种元素——“路线图”。构建“路线图”目的就是为了让听众了解你的演讲流程。你的讲话路线图应当说明三件事情:1.告诉听众你的演讲有多长。2.让听众预览你的议程安排。3.设定互动规则。说到这点,我就想起我们的校长每次主持开会都是采用这种“路线图”的。他会说:“现在开始我的会议,会议会准时在6点钟结束。”“我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最后我会留一点时间让大家讨论发言。”可以说,这种“路线图“能让听众对演讲提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能更好地把听众引向目的地。

  再说“发现”。主体部分就是发现,为什么呢?因为演讲并不是强制性地把信息灌输到听众的大脑里面就可以,而是你说出来的见解能够刺激到听众发现些什么。作者认为,要循序渐进,刺激听众主动发现演讲要点。如每次听小伙伴们的读书分享,当你们在讲述自己的事情,分享自己的观点时,有时候我就会联想到自己,受到了启发后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如此。”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相信这就是演讲的魅力所在。

  发现部分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不管你要讲的内容有多少,你务必把发现要点归纳为三个。那为什么是“三个”呢?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想,人的大脑一次只能有效应对三件事情。这跟闫教授建议我们的读书文稿最好提炼出三个要点的要求是一样的。

  第三是“甜点”。当你已经把你要说的观点和道理都讲完了,想让听众有回味无穷的感觉,可能就是你在演讲最后送上的那道“甜点”了。作者认为,在结尾的甜点部分,不要再给听众任何新的信息了。因为这时候听众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了,已经等待上车离开了。这个时候你要给听众一些感性的东西,因为人们只有在感性的时候才会有所行动,或者说感性的东西才会令人难忘。而“甜点”的种类繁多,一则故事、一个问题或抒发一段情怀,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甜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演讲除了要关注心态、内容和结构,善用技巧也是很重要的。演讲时的动作、表情,还有直面危机时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高效演讲的技能,同时带上一份真诚去分享,相信你们送给听众的将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