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10-06 15:48:45.0读后感1081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博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这本书所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

  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冰冷冷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斯诺写道:“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做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雪亮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辛苦难的能力。”毛泽东从小就狂热地喜欢读书,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
红星照耀中国
  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1911年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像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他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待了四年,到1926年才回国。

  淬炼出坚实的龙鳞,需要我们不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敢想、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淬炼出坚实的龙鳞,需要我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需要我们“催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的精神,把小我融入祖国,把奋斗融入学业,用青春和汗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一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我们更加自豪坚定,新一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同全国人民一道,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