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和语文教学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11-06 18:13:11.0读后感351

  平时,我一般按照两个办法读书:一个办法是阅读纸质书籍,以一些专业类的书籍为主;一个办法是听书,听的类别比较多,这种读书方法也叫请人代读,能对书籍有个基本的了解,当听到感兴趣的书时,也会买来纸质书籍看一看。

  最近,在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语文教学》。这本书我手里只有很粗糙的复印本,已经读了三分之一。2013年暑假,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专业课,我的老师刘占泉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专业书籍,但遗憾的是,他推荐的一些专业书籍年代久远,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当时,老师特别推崇这本《我和语文教学》。于是,在班长的组织下,我们把这本书复印了一些,我有幸珍藏着一本。

  惭愧的是,从13年拿到这本书,时至今日,才把它翻找出来仔细阅读。这里还有一个掌故:当年,复印完这本书后,我其实是打算当时就看的。后来,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初到北京打拼的王君老师的情况。出于好奇,我买了王君老师的班级管理类书籍,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那个暑假,我看了王君老师的五六本专著,就把《我和语文教学》抛到脑后了。回到工作岗位上,忙碌起来,渐渐把这本书给忘记了。
我和语文教学
  最近细读《我和语文教学》,很有感触,爱不释手。

  我喜欢书中文章的风格。这本书收录了32位语文教育家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还有许多文章作者和语文教学之间的故事。这些文章的作者中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家,比如叶圣陶、吕叔湘、于漪、钱梦龙等。这些前辈写文章,语言谦虚质朴,论说条理清晰,浅显易懂,读起来,觉得像是一个个语文教育前辈在对后辈谆谆教诲。向锦江老师这样说:“我是一个中等师范没有读完的人,在很讲资格的旧社会,没有一张中等师范学校或是中学毕业文凭,就当不上小学教员。因此,我最初的职业不是教育工作,当时也从来没有想到,我后来滥竽充数,居然大半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向老师在文章里谈了自己十二年半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一些积极的探索,这些探索巧妙而有深度,但老先生还依然说自己在教育工作者中“滥竽充数”。每每读到这样的话,我都惭愧不已,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能做的事儿还有很多。

  我喜欢书中的内容。前面提到,这本书里的内容主要是这32位语文前辈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那年,王倩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老师们,大家是一线语文教师,大家至少要读一读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了解一下我们的前辈以前做过哪些探索,他们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语文老师去解决。”王老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言犹在耳。在《我和语文教学》这本书中,有很多这些语文前辈对语文教学的探索,比如如何落实课内课外的知识结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等。很多做法时至今日还依然具有指导意义。读这本书,我的脑子里会不时地闪现出一些问题,也会不时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对不对。窃以为,真正的好书是能够点燃思维火花的。

  我喜欢书中透露出的精神。这本书我虽然只读了三分之一,但却能强烈地感受到书中文章的作者对语文教学的深深热爱。在书中,于漪老师说:“我是怀着满心喜悦踏上语文教学岗位的。在3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耳闻目睹,增长了不少见识,勤奋实践,深味其中的甘苦。为了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我探索着,努力地探索着,倾注满腔热情,倾注深深的爱。”于漪老师深耕于语文教育事业,她的这份热爱让我动容。我还常常能感觉到,这些前辈面对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能坐得住,钻得进,他们不懈的研究,推动了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喜欢刘占泉老师的批注。这本书是复印本,书中有很多刘老师阅读这本书的痕迹。看到这些字迹,我常常能想到先生瘦弱的身躯,用慷慨激昂的语调给我们讲课的样子。先生在书中的批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生僻字的注音和释义。这类批注比较少,但从中可以看出先生读书认真严谨。一类是在书上的圈点勾画,先生勾画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中的关键之处,这体现了先生读书的功底。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看着很多语文前辈坐在桌前开着教研会,大家的论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这个后生小子,愿意默默坐在角落里,以他们的思考和精神作为动力,督促自己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