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09-12 15:41:51.0读后感568

  维克多·雨果所作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举世皆知的伟大作品,它创作于1831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却在1482年。当时正处于中世纪,国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这部西洋历史小说,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时代色彩,带领我们进入了相对陌生却色彩斑斓的西方中世纪世界。

  “巴黎圣母院”,这本是巴黎一座著名的天主教堂的名字。它建于12世纪,长期以来是巴黎的地标建筑。三座尖顶拱门依次呈现,门顶上一字排开的是法国二十八座国王神龛,再往上,看到的是巨大的中央玫瑰花窗,单一颜色的阳光从这里射入顿时被分解为五颜六色,仿佛一道在晴空中形成的彩虹;最上面是两座伟岸的塔楼,从上到下众多雕像和镂刻牢牢依附其上,活灵活现,仿佛石头有了生命。这个和谐的整体就这样矗立在你的面前,在你眼中伸展,收放,浩浩荡荡,有条不紊,演奏出石头和花岗岩的交响乐。它千姿百态,却又亘古如一;它实为人工精雕细琢,却又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它看似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实则是整个民族的宏篇巨著,反映了中世纪的时代面貌。正如雨果所说“时间是建筑师,人民是石匠”。

  阳光洒落在巴黎城,剥开了远处山丘上的雾霭,碎成了塞纳河上的粼粼波光,打开了人们紧闭的窗户,唤醒了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然而,圣母院广场上,圣母院的两座钟楼遮挡了阳光,在广场上形成一片巨大的阴影,这便是命运的阴影。

  巴黎圣母院里发生的故事,就是在“命运”的浓重氛围和基调下展开的。美丽的舞女爱斯美拉达,原是兰斯城的妓女雏菊·香特弗娄梨的独生女儿。她的诞生,给苦命的母亲带来了慰藉和喜悦,从此,母亲便将全身心的爱投入到女儿身上,但好景不长,女儿在未记事时就被流浪的吉卜赛人拐走了。吉卜赛人拐走了漂亮的女儿,把这个小姑娘放在吉卜赛部落中抚养,留给可怜的雏菊一个丑陋的畸形儿。母亲悲痛欲绝,从此便不见踪影。而那个畸形儿,则被人带到巴黎,当做弃婴,最终被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收养,取名为卡西莫多。

  十六年过去了,卡西莫多成了圣母院的敲钟人,他独眼、驼背、耳聋、瘸腿,是人们眼中的怪物,备受当地人的歧视和欺凌。当年被拐的爱斯美拉达,成长为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跟随吉卜赛人来到巴黎,以在城中跳舞卖艺为生。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一次偶然看见了在广场上跳舞的爱斯美拉达,从此便爱上了她,以至于长期被抑制的情感不能自制,竟变得扭曲和疯狂了起来。一天夜里,他指使养子卡西莫多绑架爱斯美拉达,最后爱斯美拉达被城中巡逻的的卫队长腓比斯所救,卡西莫多被逮捕,而副主教则偷偷地溜走了。
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被法庭判处鞭刑和耻辱柱示众,巴黎的百姓们羞辱他,打骂他。唯有爱斯美拉达以德报怨,在他口渴的时候到耻辱柱上把水送给他,卡西莫多被感动,流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滴眼泪,并下决心以生命报答她的恩情。

  自从上次事发后,爱斯美拉达便爱上了英俊的卫队长腓比斯。但腓比斯只是一个肤浅的好色之徒,他并不爱爱斯美拉达,只是贪图她的美貌。一次,腓比斯与爱斯美拉达约会,正好遇上了副主教的跟踪。副主教怒火中烧,捅了腓比斯一刀后逃跑,反而诬陷爱斯美拉达为凶手。之后的情节便急转直下,副主教让爱斯美拉达在绞刑架和他中间选择一个,爱斯美拉达宁死不屈,最终被绞死,她在临死前见到了与她失散多年的母亲雏菊·香特弗娄梨,母亲由于反抗刽子手抓走爱斯美拉达,被人推倒在地上死去;而副主教克洛德·克洛德则被愤怒的卡西莫多从巴黎圣母院钟楼顶上摔下来。卡西莫多失踪,后来被人在墓穴中发现时,已经是一具尸体,只见他与爱斯美拉达的尸体紧紧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试图把他俩分开时,他化作了尘埃。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巴黎圣母院》无疑就是一部典型的悲剧。书的开头,是五光十色的胡闹节,人们尽情狂欢的场面,宛若暴风雨前的晴空;此后天色渐渐转暗,人们已能感受到悲情的色彩;接着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就像曹禺先生《雷雨》中所说的一样。当暴风雨停息,一切重归平静时,那些晴空下的花花草草早已杳无踪迹。书中的主要人物,仿佛个个都笼罩在“命运”的阴影下,书中有很多离奇和巧合,仿佛是“命运”用其疾风骤雨之力,将分离多年或毫无关系的两个人绑定在一起,改变人物的人生轨迹,将其推向根本难以意料的结局。个个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这一部完整的悲剧,让人不禁为之慨叹,为之惋惜,觉得这一切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但细细品味之后,又发觉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必然在里面。这悲剧,真的是“命运”所为吗?生活中,当人们获得成功或意外之喜时,会感谢机遇;当人们突然遭遇变故或不幸时,会抱怨命运。其实,机遇和命运本为一胞双生,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是抽象和无法定义的。这些对于个体来说,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和概率学原理在里面,但对于一个涉及很多人的巨大悲剧来说,所谓“命运”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巴黎圣母院》的故事背景是中世纪,这是一个欧洲历史上著名的“黑暗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暴力案件频发,百姓处于国王、教会、贵族多重压迫下。书中就提到了诸多的苛捐杂税、各种各样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随处可见的绞刑架、国王的昏庸残暴以及官僚和司法机构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当时天主教会统治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百姓普遍的蒙昧,而教会上层人员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教会还罗织了诸如“异端”、“行巫术”等罪名,对所谓可疑人员进行迫害,在书中,还有法庭“审判”爱斯美拉达的小山羊的情节。在如今看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在当时却是屡见不鲜。在这样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发生何种悲剧恐怕都不足为怪吧?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磨灭了人性。巴黎百姓,喜欢观看行刑场面,把它们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这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别无二致。只有当绞索挂到他们的脖子上时,他们才不会笑出声来。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年轻时曾是一个虔诚善良之人,他博学多才,恪守宗教戒律,对人有怜悯之心,对弟弟约翰·弗洛罗的爱犹如父亲对儿子一般。对于畸形弃婴卡西莫多,别人都不屑一顾,唯有他伸出援手,收养了弃婴,并将他抚养成人。是什么把克洛德·弗洛罗变得面目全非呢?变得能够做出绑架、杀人、诬陷等令人不齿之行径呢?答案应该不言自明。小说中那些“正面人物”,他们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卡西莫多,他将克洛德·弗洛罗从钟楼上摔下,看似是替爱斯美拉达报仇,但他仅仅为了报答爱斯美拉达的送水之恩,把抚养自己十六年的养父及其弟弟约翰杀死,这样的行为是极不合基本的人伦道德的。而爱斯美拉达则过度看重他人的外表,以至于错爱腓比斯。

  书中有一卷论述性文字,论述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将被书籍取代。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大致可以分为罗曼式和哥特式。罗曼式以半圆拱为特色,体现了神权,教皇集权论,和从罗马帝国后期到征服者威廉时代的军事纪律色彩;而哥特式以尖拱为特色,体现了任性、大胆、艺术家气质和市民气息。艺术是思想的载体,而中世纪的建筑则是当时艺术的载体。故事发生背景的十五世纪,已是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刚刚开始,思想解放的曙光已经渐渐到来,此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在这个时期,谷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此,印刷书籍就取代了建筑艺术成为了思想的载体,进步思想可以得到更稳固的保存和更广泛的流通,这再也不是天主教会能够阻止的了。在这之后,地理大发展,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彻底结束了中世纪,将人们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民主取代了专制,科学取代了蒙昧,印在纸上的思想取代了中世纪刻在石头上的思想。书中在描写无赖汉攻打巴黎圣母院时,还间接地预言了法国大革命。这一切,都是中世纪这个时代的必然“命运”——它必将被进步的思想和新生的力量所终结,所取代。

  《巴黎圣母院》以“命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一群人的命运,宣告一个时代的命运。其实,一个人的命运本应由自己掌握,但黑暗的时代使书中的人物身不由己,似乎在他们的命运之书上就印下了“悲剧”二字。

  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幸福是可以通过奋斗而获得的,多好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