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admin2022-09-09 14:21:36.0读书笔记389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的故事。孔子在周游列国传播自己学说时,路过匡城。由于季氏家臣阳虎曾经残暴地统治过匡城的百姓,孔子和阳虎长得又很像,结果匡城的百姓把孔子误认为是阳虎。匡城的百姓想趁机报复阳虎,所以匡人拿着兵器把孔子围困了五天,孔子及其学生的生命受到很严重的威胁。孔子的学生十分紧张害怕,但是孔子仍然不停地弹琴诵读,并安慰学生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意思是说:周文王死了之后文化传统不都体现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它们;上天如果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后来匡人经过打听,知道了这不是阳虎而是圣人孔子,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从而放了孔子。
论语
  孔子熟读历朝历代的经典,深刻地掌握了这些经典的思想精华,并以恢复上古之治为己任,所以他能把握中华文化为什么可以发展,又要如何发展的规律。因此他说如果这次我被匡人所杀,那么将由谁去传承中华文化呢?如果上天不让中华文化断绝,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这一故事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在这一故事中重要的不是孔子是否逃过了这一劫,而是他在面对困难时表达出自己内心最深刻的使命感,即传承“斯文”。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充满自信心和使命感的民族,从孔子的“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到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更要有这种自信心和使命感,这在当代中国集中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这要求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弄清楚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明白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的,任何企图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举动都只能是螳臂当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前辈们把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的深刻内涵,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