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5-11-13 14:34:48.0读后感2

  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主人公的形象至今印在我的脑海中。几十年后重读此文,仍爱不释手。鲁迅在结束留学生涯多少年之后,为何依旧那样深深地怀念他的日本老师呢?

  藤野先生不大讲究穿着,但对学术研究很投入,且有成就。鲁迅在入校不久,发现先生的一篇论文在校刊上发表。鲁迅敬佩先生的真才实学与严谨治学。每周检查鲁迅的“讲义”(即听课笔记),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有一次先生发现鲁迅画的“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先生批评说:“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这种科学的、认真负责的精神,使鲁迅深受教益。

  在上解剖实习课时,先生听说中国人信鬼,所以“很担心”,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亲自找鲁迅谈话,待知道鲁迅不信鬼时,“总算放心”。又一次,本级的学生会干事送给鲁迅一封匿名信,怀疑其考试作弊,“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鲁迅将此事告知先生,并“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藤野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说:”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那怕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因为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有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相看。“先生这种主持公道、尊重中国人民的思想品质,深为鲁迅所敬仰。
藤野先生
  鲁迅改医从文的原因有二,一是匿名信事件,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学生怀疑鲁迅的好成绩,这使他感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怀疑”。二是上霉菌学时,中间放影日本战胜俄国的时事片子,“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的日本学生都拍掌欢呼起来,这一声对鲁迅特别刺耳。鲁迅将“不学医学”的决定告诉藤野先生,先生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尊重鲁迅自己的抉择。临别前,先生赠鲁迅一张相片,背面写着“惜别”二字。在军国主义盛行之时,藤野先生对中国学生鲁迅的师爱既是勇敢的,也是伟大的。

  鲁迅在北京执教时,一直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他书桌对面的墙上,以为怀念。每当看到先生的照片,他就“良心发现”“增加勇气”。鲁迅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这种不朽的师生之情,是藤野先生和他的学生鲁迅的伟大人格和思想感情共同铸成的。任何一位老师要想获得学生的爱戴和敬仰,他必须对他的学生给予深深的理解、尊重、同情和热爱。否则,老师也不过如路人一样。鲁迅在异国他乡能得到藤野先生伟大的师爱,是一种幸运,因此他深为珍惜。他受惠于这样的“人梯”支撑,终于登上现代中国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于一身的人生之巅峰!

  藤野先生对鲁迅几乎没有一句说教。人格与师爱,是成功教育的两个轮子。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藤野先生这样的典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