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000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德鲁克所写的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初读,觉得书中所写的有效管理好像与我们一线教师相距甚远,不明深意。沉下心来再读,才真正明白它的价值。书中揭示了成为有效管理者的答案——重视绩效,以及实现有效管理的三个途径:善用时间、用人所长、有效决策。
善用时间是有效管理的前提,这也是最触动我的一点。读到“认识你的时间”这一章节,我的思绪不觉回到了我的学校,那些忙碌的回忆涌入脑海。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开会、教研、联系家长……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不曾有过一丝空闲,甚至下班回到家还得“挑灯夜战”。我经常问自己:我的时间都去哪了?却没有答案。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或许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记录时间——揭开“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真相

善用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记录时间。时间是没有形状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勾勒出时间的轮廓,找出问题所在。具体做法是: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到三周,每隔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记录一下自己做了什么。比如:7点20分到7点50分,到校参加校外执勤;7点50至8点15分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8点20至9点开展语文教研;9点10分至9点50上语文课。这样详细实时地记录,是我们后续诊断和管理时间的基石。
二、诊断时间——识别并消除“时间窃贼”
就像医生拿到检查报告需要做出诊断一样,我们也要根据时间记录表诊断我们的时间,找出“时间窃贼”。诊断时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哪些事情是没有成效浪费时间的?二是哪些事情是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三是哪些事情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然后把这三类事情详细地列举出来。经过列举,我惊奇地发现,这三类事情竟占用了每天近一半的可支配时间,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他人的时间。
三、管理时间——三步整合高效能“整块时间”
找出“时间窃贼”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管理时间。管理时间我们要做到一“砍”、二“分”、三“整合”。一“砍”,就是砍掉办公室聊天等没有任何成效浪费时间的事情;二“分”,就是把其他人可以做的事情分出去。比如收发作业、班级信息统计等,我们可以发挥学生和家委会的力量。三“整合”,就是集中“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正如书中所言“有效管理者知道必须把自己的可支配时间集中起来,时间变得破碎便全无用处”。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宝贵的就是能用于深度思考、备课和研究学生的“整块时间”。我们要主动规划自己的“整块时间”,每天固定一段时间,暂且搁置所有的事情,关闭通知,专心进行备课和研究。我们要像守护课堂一样,守护这段高效的“整块时间”,用以提供更优质的课堂内容。
“时间犹如电光石火,无法存储,昨日永逝,一去不返”。时间终将流逝,但卓有成效的我们,能在时光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感谢这本书,我也将从这本书开始,从今天开始,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和最宝贵的时间,真正留给课堂和学生。这不仅是对管理理论的践行,更是对教育使命最庄重的回应——因为我们管理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每个孩子不可重来的童年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