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书笔记8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红与黑》。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性格让我十分着迷。《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首次出版于1830年。书中的主人公名叫于连,是一个木匠家庭的小儿子。他身体瘦弱,干活时总爱拿着书钻研,因此在家里常受父亲的打骂、轻视和兄弟的欺辱。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跟随外科医生学习,自己研习《圣经》和拉丁文,凭借自己的聪慧被市长选为家庭教师,从而接触并跻身上流社会。然而,于连并不是一个甘于受人摆布的穷书生,他有着自己的抱负和野心。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梦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尽管在当时这种想法甚至可能为他招致杀身之祸。
本书描写了于连周旋在不同的显赫贵族之间,试图不断向上攀登,最终理想破灭的悲剧。在市长家中,他被瑞纳夫人吸引,通过热烈的追求赢得了夫人的爱情,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自尊心。然而,这种扭曲的关系也使他不得不离开市长家。在神学院,他因优异的成绩被人嫉妒和针对,随后又来到巴黎的木尔侯爵家中。他辗转于上流社会的青年之间,因自己的冷冽和高傲得到了玛蒂尔特小姐的青睐。他对此有十足的把握,想借机提高自己的地位,在追求她的过程中又一次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最终,侯爵封他为贵族,并安排他与玛蒂尔特成婚。然而,不幸的是,瑞纳夫人被迫写下向侯爵揭发于连的告密信。于连恼羞成怒,向瑞纳夫人连开两枪后被捕。最后,于连因拒绝上诉被判死刑,抱着已逝的野心死在了断头台下。
于连是一位“野心家”,但却不那么纯粹。他决心出人头地,想借贵族的信赖和地位来实现他的抱负,一次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赞叹自己的精明,但矛盾的内心令他踌躇不前。他没有野心家的果敢,虽然想跻身上流社会,却不知道之后该如何做。在被揭发后,他的一切努力已然破灭。在法庭上,他不向自己蔑视的高官显贵屈服,最终选择赴死,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
《红与黑》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野心与爱情的故事,它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故事,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的虚伪与不公,于连的结局虽然悲惨,但他的挣扎与反抗却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