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好的关系,好的教育》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5-05-12 13:53:53.0读后感69

  读完《好的关系,好的教育》,我深受触动。文字间流淌的温暖与智慧,恰似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唤醒了我对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深层思考。在这方充满爱与智慧的文字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亲子关系与教育的真谛——好的教育,始于好的关系;而好的关系,是亲子间爱的流淌与心灵的交融。

  一、关系先行,教育的基石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好”的关系是指一段和谐、信任的关系。在家庭当中,如果家长可以和孩子建立起“好”的关系,就会营造出信任、无话不谈的家庭氛围。家庭并不是“第二学校”,而是一家人共同的成长与学习中心。但许多人在谈及家庭教育时往往会陷入误区。首先,有不少人认为父母的收入和学历水平会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其次,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成年人一起“对付”家中的孩子。那如何去构建好家庭教育,首先要去建立一段好的家庭关系。

  家长的幸福指数决定孩子的生命质量。父母的生命观、幸福观、生活观等决定孩子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生活品质。有一段时间,我和孩子的爸爸工作都十分忙碌。两个人每天都把不好的情绪、工作的疲惫、焦虑带回家,对于孩子提出的诉求,马虎应付。渐渐的,我们两发现那段时间孩子变得特别情绪化,总是通过哭闹等形式来达到她想要的目的,甚至以前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都要粘着爸爸妈妈来帮她完成。我和爸爸也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使本就焦头烂额的现状雪上加霜,对孩子越来越没有耐心,陷入了恶性循环。
好的关系好的教育
  眼见情况慢慢走向失控,我们两紧急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互相反思了最近这段时间我俩的行为,也对“不将工作和情绪带回家”达成了共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下班回到家就陪孩子玩,引导孩子分享在幼儿园的日常,养成了每天一起运动的习惯,并在每天晚上睡前进行聊天,肯定孩子一天优秀的表现,互相表达爱意。慢慢地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稳定,对于自己的诉求会清晰地表达,甚至很多时候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会主动帮助我们做事,甚至在情绪上反过来鼓励和安慰我们。我想这就是因为我们建立起了一段“好”的关系,“好”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二、尊重个性,成就独特的孩子

  曾经看到一个观点说“孩子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孩子之前对这句话完全无感,甚至觉得怎么可能呢?小屁孩懂什么?有了孩子以后才有体会,孩子的包容和爱,有的时候远胜于大人,有些方面的确应该向孩子学习。不论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内向还是外向,这不是缺点,是不同的个性,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他和你的个性不同,他并不是错的。

  我家孩子是一个十分慢热的性格,在外对待人和事都十分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得有些过头了。她对于“陌生人”的热情会害怕,对于“陌生人”的表扬和夸奖会反感,甚至会做出哭泣等让人意想不到的反应。这样的表现和我们所认为懂事可爱的孩子似乎差的有些远,甚至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尴尬。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中对此释然了很多,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独特礼物,带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与色彩降临人间,尊重孩子的天性,才是对他最好的爱。教育是指向成长的,而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都渴望自己拥有满分孩子,但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世俗眼中的满分孩子。反过来想,我自己都只能算是个合格的妈妈,又如何要求孩子达到满分呢?想要让孩子离满分近一点,首先家长要向着满分努力。学会释然,不要受到世俗的禁锢,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最肥沃的土壤,让他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绚烂之花。

  三、持续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书中提到,父母要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我不学习、不进步,就很难理解他的想法,更无法与他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我开始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参加各种亲子活动,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还增进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英语“差生”,但孩子却从小对英语十分感兴趣,甚至在她才刚学会几个水果的单词的时候向我们主动提出:她想上英语课,我和爸爸自然是十分欣喜地给她报了培训班。但是现实似乎和她想象的有些出入,英语课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内容,不再是她“自己的模式”——自由散漫,看到什么张口就问。而她内向的性格与英语课上活泼的气氛也格格不入。上了几节课后,老师主动找到了我们:“孩子接连几节课不愿意开口说话,也不愿意参与游戏,是否考虑结束课程?”回到家后,我们询问孩子不参与课堂的原因,孩子的回答超乎我们的想象,她说她觉得这些太简单了,她不想像同学一样为了money去拼命表现,并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英语课的,也愿意继续上课。现在的她已经开始融入小班级,也愿意主动在课上回答问题、参与游戏。回到家中,也成为了我和爸爸的英语小老师,我们两个英语差生在她的教学下水平也得到了不少的提升,并且能够轻松地和她一起参与英语小游戏,这让她颇具成就感,反过来也更给了她持续学习英语的动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于工作、生活,却常常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鼓励。放下手中的忙碌,陪孩子一起阅读一本好书、一起探讨生活中的问题、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在这些点滴的陪伴中,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见证他们的每一次进步与蜕变。让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下,成长为一个内心丰富、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家庭教育是一场用爱编织的旅程,亲子关系是这旅程中最美的风景。以爱为线,以尊重为针,我们终将在岁月的流转中,织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成长画卷,让孩子在爱与温暖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