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600字

admin2025-02-07 15:12:37.0读书心得167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身为教师,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之一便是勤读书、读好书。假期中,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才正理解了“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一、什么是“最好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所谓“最好的教师”,就是用我的今天与我的昨天相比---我今天备的课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教师”的境界靠近。
做最好的老师
  二、“最好的教师”应有怎样的情怀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教师需要有“三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做老师,要有一颗“童心”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赖。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保持童心,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做老师,要有一颗“爱心”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李老师让我对爱学生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更要学会“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所以我们所有老师一定也要像李老师那样,不能吝啬我们的爱,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做老师,要有一颗“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李老师把教育当作了他的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演讲不是在说教育,而是在享受最美好的生活。他不用干涩的“学院式词汇”,而把几十年的教学历程展现在我们眼前,看着那车站依依惜别的动人画面,听着他把教过的孩子的名字、特点、情况等等,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感受着他重新开始写班主任日记时的欢欣,他对于一学期63万字记录的溢于言表的得意,我终于明白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学生对教育有着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

  三、要做个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和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我想自己应该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付出更多的汗水,才会收获更多的果实。

  四、要做“最好”的老师

  在李老师的教育世界里他成功了,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做最好的老师,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很难。李老师的观点和做法深深地激励着我,在教育路上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超过昨天,这样才能慢慢往“最好”去靠近,才能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

  纵观全书,李老师身上有数不清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其坚韧、好学、勤奋等美好品质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今后,我会用他的这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格言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