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给班主任的建议读后感1600字左右

admin2023-01-19 15:32:49.0读后感341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曾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阅读,是教师们的加油站和充电宝。借着平日里的空余时间,我细读了著名特级教师丁如许老师所写的《给班主任的建议》一书。

  这本书汇集了丁如许老师最切身的感悟、最宝贵的经验和最实用的建议,分别从班主任修炼、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会课、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协同教育和班主任科研等八大方面进行阐释。书中的很多建议,对于我们平时的班主任工作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谓是“满满的干货,满满的收获”。就我而言,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事无大小,用心就好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也是管事最多的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觉得自己每天需要应付的琐事太多,而且担子重、责任大。全班47名学生,每人诉说一件事,全班就有47件事情。身为班主任,耗费时间处理打架、受伤等大事无可厚非,但是实在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上。所以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我时常会有意忽略学生反馈的班级小事,最多简单粗暴地搪塞几句就算过去了。
给班主任的建议
  但是,当我读完《班级管理无小事》这篇文章后,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我开始意识到班主任身份的重要性: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人,是在校陪伴学生最长时间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很多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落在学生的眼里或许就是“天大的事”。在细微的事情上如何操作,体现了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反映了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我不禁陷入沉思。我想,如果以后再有学生反馈“橡皮不见”之类的小事,我不会再像之前一样简单粗暴地说“自己找找”,而将像丁如许老师一样利用班会课进行专题讨论。通过热烈的讨论,传授给学生一些“保管物品”的方法和“寻找物品”的途径,提高每个学生“爱护个人物品”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自行处理小事的过程中收获方法、养成习惯、获得成长。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是从小事开始的。班级管理中的很多小事,其实都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好材料。用心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件事,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处理好了,师生就能在班级管理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管理之下,规则为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而言,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真的很有必要。

  可是,正如丁如许老师在《增强规则意识》一文中所说:“培养规则意识,有些班主任可能比较多地想到应怎样对学生提要求,而忽略了对自身的要求”。这让我不禁想起初为人师之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常常是以言定规、以权代法,以一个人的意愿代表集体的决定。学生认为班主任对班级拥有“绝对”的权力,阳奉阴违、敢怒而不敢言,极大地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成效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后来,我下来带一年级的学生,便决心要换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入学的第一天,我在“新生见面会”上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回答着我的问题。这时,我做了一个举手的手势,全班开始慢慢地安静下来,学生学着我的样子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接着一个回答。

  “回答问题要先举手”、“上课要坐端正”、“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说话”……

  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那下课应该怎么做?”

  “不能乱跑”、“不能拿铅笔玩”……

  “那在饭堂吃饭又应该怎么做呢?”

  “不能挑食”、“不能说话”、“不能浪费粮食”……

  学生说了很多很多,而我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微笑、鼓励认可。就这样,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和全班同学初步建立了班级的规章制度。我相信,就是从那一天起,孩子们开始有了规则意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思考、讨论并制定的规则,他们会更加珍惜,也更容易执行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把,教师本身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的智慧。”《给班主任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富含知识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可以“照葫芦画瓢”的干货,更是一种引导、一种反思,还有警醒。虽然道阻且长,但我始终坚信只要保持热爱、行而不辍,终将致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