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成长建议读后感4000字

admin2022-12-21 17:59:32.0读后感444

  《给教师的成长建议——自“觉”成就卓越》一书,是作者以他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提炼出他对教育的理解、执着,以及激情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体味人生幸福的过程。按照习惯,我带着问题去读:何谓“卓越”?成为“卓越”教师的关键因素?怎样才能成为“卓越”教师呢?我思考着,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一、何谓“卓越”教师

  “卓越”一词,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杰出的、越出一般的,高超出众”的意思。那么,“卓越”教师,具有哪些卓而不凡的特征呢?该书作者认为,众人皆可成为“卓越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你未曾落后,也从未领先。那么,评价“卓越”的指标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无非有两种:第一种,即个人拥有的金钱、地位和名声;第二种,个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贡献。两者孰轻孰重?说到底是价值观问题。即“第一种”与“第二种”目标价值的区别,究竟是个人私利还是整体利益。毫无疑问,第二种是符合我们这个民族国家的传统“义利观”,书中也是倾向于第二种。但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利益的诉求亦越来越被重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想成就卓越,就不可避免与他人存在竞争。

  二、成就“卓越”教师的关键因素

  从博弈论的思维角度来看,成就“卓越”包括三个要素:价值观、能力和支持。价值观的高低、能力的强弱以及是否能获取外界支持,既是“卓越”教师评价的标准,也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厚度。我们来对“卓越”三要素逐一分析:价值观,其实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观的高低决定了人有大小:价值观低的“小”人,追名逐利,求的是个人的官大、钱多和名气;价值观高的“大”人,正如书中所谓“大写”之人——有大志向、大境界和大智慧。大志向,指的是心中有祖国、有民族,乃至有人类,绝非汲汲于一己一家之私利;大境界,乃是求真、求善、求美,绝非物欲之外再无精神追求;大智慧,应自知知人,实事求是,懂得取舍,绝非自欺欺人、弄虚作假、舍本逐末。能力,其实就是实力,如果说价值观是目标选择的依据,那么能力就是实现卓越的“资本”。支持,指的是寻求外界的合作,使自己实力“倍增”。一般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如蒋介石发动内战,尽管实力占优,又有美国的援助,但是他的倒行逆失不得民心,照样失败而逃。因此,成就卓越的关键因素是价值观和能力之间的取舍?还是二者同等重要?
给教师的成长建议
  有人认为,价值观是“虚”,而能力是“实”,实力决定了一切。从国家层面而言,实力强大的国家,囿于一己之私利而罔顾道义(即整体利益,下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二战全面爆发之前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国、老牌的世界霸主,军队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特别是皇家海军具有压倒性优势。而当时的首相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的和平安全,作壁上观,纵容德国。德军“闪电战”在欧洲势如破竹,却在英吉利海峡前“望洋兴叹”,说明了德国并非一开始就考虑打下整个欧洲,它在战前的准备并不充分,可“绥靖政策”一步步刺激了德国元首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而英国在经历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尽管实力未受较大损失,但环伺欧洲只能“孤军奋战”,以反共著称的首相丘吉尔这时才开始寻求与红色苏联结盟。从个人来讲,“曹丕篡汉”,凭实力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司马炎又“代魏自立”,凭实力建立晋朝;历史的轮回,其实是谁先破坏了“规则”,必然自食恶果。由此可见,只讲实力、追求私利而不顾“道义”,其个体满足仅是一时,从长远来看,整体利益受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么,既然道义如此重要,那只占道义,不求实力,是否就能成就卓越呢?从个人来讲,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志向远大,可是“志大才疏”,又不注重积累,最终一事无成,又何谈卓越呢。可是,一个人一但有了远大的志向,纵使学历不高,靠日积月累终成一代伟人。比如毛泽东曾说自己:“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但是从小便立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铮铮誓言;周恩来也曾谦称“我是一个中等知识分子”,可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学历不高,但是志存高远,终身学习,不仅成就了个人,也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政党其实也如此。比如二战时期,中国坚持抗日,曾作为当时世界“四强”(另外三个是美、苏、英)之一参加开罗会议,而会议结束后,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却在“豫湘桂战役”中全面溃败: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这让斯大林和丘吉尔乐得在一旁冷眼旁观,也让一直鼓吹中国为“强国”的罗斯福面上无光,更导致了之后的德黑兰会议尤其是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上,中国不仅缺席,其利益居然成了其余列强背地里交易的筹码。从党的历史来讲,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为了维护国共第一次合作,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竟同意让“工农纠察队”放下武装,结果当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束手无策。综上所述,道义与实力单讲一方面都不行,他们都是成就卓越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谁居首位呢?

  刚才已经讲过实力强者而缺乏道义,国家或个人从长远来看都徒劳无益。那么,当双方竞争实力相当呢?比如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势力的王权进行斗争时,陷入“你方唱罢我登台”反复震荡的怪圈,最终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权利法案》掌握政权,其实质仍是“王在法下”这一传统道义的胜利。而实力不如人呢?这就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智慧。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电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国民党的无理要求,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毛泽东面临两难决择:抗命,则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义”不顾;从命,则有被国民党吃掉的危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此,党中央一方面据实驳斥国民党的反共污蔑和无理要求;同时表示,为顾全大局,坚持团结抗战,新四军驻皖南部队将开赴长江以北。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不过,幸好八路军未动,这也就保存了后来解放战争时和国民党进行大决战的实力。事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声讨国民党的滔天罪行,提出解决时局的十二条办法;周恩来在关于揭露事变真相的报道和社论被国民党当局扣压后,立即题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声讨,揭露其反共真面目。至此,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其反共活动,蒋介石在参政会上亦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由此可见,无论实力如何,还是应以道义为首,同时也要善于保存和发展实力。个人要成就“卓越”,亦如此,先做人,后做事。

  三、通向“卓越”教师的良好心态

  书中谈了不少成为“卓越”教师的方法途径,比如迈向成功的“六步法”等,都切实可行。但是,通向“卓越”教师应当抱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总结有以下几点:一是激情。作者认为,非凡的激情可以创造卓越的成果,书中谈论最多的便是激情。我想,激情只是一时,长久的激情是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兴趣与坚守。另一方面,事业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决定一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事业只是其中之一。最近,我有一位老战友忽然离世,他在转业之后没有随母愿回老家侍奉双亲,而是选择在驻地继续奋斗,四十出头刚当上了局长,没想到在梦中悄然而逝,他的父母却要承受老年丧子的巨大痛苦。庄子云:“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二是信念。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需要信念。只有信念和智慧,才能真正将一个人打造成栋梁之才。什么是信念呢?是无论经历多少冷嘲热讽、人情冷暖、跌倒挫折,依然咬牙前行,奋战到底,这就是信念!金一南将军曾说:“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最可怕,一种是有信念的书生,另一种是逼上梁山的农民,而中国革命恰恰是这两种人的结合”。我想,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书生和农民最终融为一体,都是因为信念的力量!三是智慧。智慧的心态便是书中所言“内圣而外王”。内圣,不仅是指一个人要有追求,而且要追求崇高的目标,所谓“德性”。如宋代儒学大师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理想。外王,传统的意思指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无非是指人的行为要适应环境,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说,中国历代的改革,从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哪一个不是一腔热血地想富国强兵呢?可是,除了商鞅变法成功了以外,其余的改革几乎都遭致失败,最终走向“人亡政息”。在我看来,商鞅的改革虽然触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是它的措施使农民、平民以及新兴的地主阶级得到了实惠,团结了大多数,使秦国一跃而崛起,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其余几位,以王安石为例,其措施表面上看几乎完美,国家确是增加了些收入,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使农民、平民乃至于士大夫阶层真正受益,因此遭到朝廷上下的一致反对,最终失败。因此,内圣而外王,要求我们光有高尚的目标和工作的激情仍不够,还要脚踏实地,静心观察,审时度势,扬长避短,顺势而为,以永恒的意志力为基石,不断寻求自我的飞跃和升华。

  作为教师,追求“卓越”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不行,也无法达到彼岸的目的地。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在一天天的红尘俗世的琐碎烦扰之中,还能保持定力,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其实,实现了“卓越”纵然是好,未实现又妨呢!重要的是这一路的艰辛最终都会春风化雨,仿似人生一道亮丽的彩虹。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