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500字左右

admin2022-12-04 15:45:41.0读后感432

  最近一直在读一本书—《非暴力沟通》,看了两遍。我以前很少有看两遍书的习惯,是后来关于对复盘的思考,让我发现好书每读一遍都会有跟之前不一样的感觉,可能有些要点之前没有关注到,再次阅读才能体会。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暴力沟通的发起者或者接收者。相比行为上的暴力,语言或者沟通方式上的暴力对人内心的影响更加隐秘幽深。

  而这本书并非是教你沟通技巧--对于技巧类的东西我一向认为是哗众取宠的雕虫小技;也不是心理学的高深著作--我觉得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过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对方,未免有点教条和恐怖。

  非暴力沟通的精神在于:

  心无敌人---“只因他全然相信,当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听见、理解、连结,心中的“敌人”自会消融。

  关于非暴力沟通,有一个经典的三步骤过程:

  第一、我们观察实际发生了什么,然后不带评判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

  第二、表达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高兴、愤怒还是心烦?

  第三、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

  看上去是不是很简单?

  举个例子:

  你希望老公下班时帮你带一把葱回来,提前跟他打了招呼;可是下班后发现他两手空空,忘记带了。这时,你可以说:亲爱的,我发现你忘记帮我买葱了(陈述事实),我觉得有点失望(表达感受),本来我想着煮紫菜蛋花汤放点葱花会更好吃的,你可以再帮我去买一把回来吗(表达清晰诉求)?

  然后实际生活中,场景是这样的:一看到老公忘记做你交代的事情,你怒不可遏,大声呵斥:每次交代你做的事情你都不上心,你到底有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老公可能确实是工作太忙忘记了,一听到你的指责,气也上来了:不就是忘了一件小事吗?犯得着发这么大脾气吗?我还累死累活上了一天班,希望回家清净会呢!
非暴力沟通
  结果闹得两个人不欢而散。

  其实,每个人在表达愤怒、抱怨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需求:我希望你可以理解我,可以关心我,可以体谅我。但是我们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和方式却将对方推向更远甚至对立的方向。

  在导致生命疏离的语言中,“评判性”语言是位列前茅的。

  比如因为对方有事迟到了10分钟,你就指责他“你总是喜欢迟到”;

  比如因为你叫孩子去洗他的袜子,他正在看书没有马上答应,你就开始训斥到“你怎么这么懒惰”:

  比如你在老公思考工作上的事情时跟他提到一件事情,他没有反应,你就开始抱怨“你对我的话总是心不在焉”。

  像“总是、老是、每次……”这些副词,以及“喜欢迟到、懒惰、心不在焉”等形容词都属于评判性语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喜欢给人下定义、贴标签。

  要警惕这类语言:第一会让听者觉得是在指责他,导致他往往不会去倾听这些话后面的诉求;第二,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真的引导事情往你期望的反方向去发展,比如所谓小孩的叛逆期也跟家长的强加施压有很大关系。

  而关于第二点---表达我们的感受,其实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太容易的事情。

  首先,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倡导的都是情感含蓄的文化,在西方人看来很日常的情感表达“我爱你”,在中国人心里可能显得过于开放;

  其次,在竞争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背负着很多压力,越是把外在的“强”

  伪装成掩饰我们内心脆弱的武器,越难轻易流露出我们的真实情感;

  再次,出于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往往认为自己只有掌握主动权、控制权,压制对方,才能寻得安全感。

  所以,哲学里面会说到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越是内心强大,我们才敢于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越是内心脆弱,我们越发就通过一些外在的张牙舞爪来企图压倒对方,自我催眠。

  第三点,在清晰表达我们的需求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请求”和“要求”。

  当你向先生提出:帮我把垃圾倒一下。他表示手头有事要处理,没有时间;你这时生气发怒,说明你提出的是一个“要求”----如果对方拒绝,你会觉得非常恼火;

  而当你先生有事拒绝时,你先是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在忙,然后说:那晚一点如果你有空再帮我去倒,或者就自己去倒了。这就表示是一个“请求”。不管先生是同意还是拒绝,我先同理你的感受。

  没有任何人喜欢在别人的控制之下做事,包括小孩子,都是天性追逐自由。所以,当我们表达需求的时候,最好是让人有主动做的意愿,而不是去强迫他人被动服从。

  此外,书中提到关于我们在面对一些负面的语言和信息时,4种接收模式的探讨也非常有启发和学习意义。

  第一种是指责自己,将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这时很容易产生内疚、自责、羞愧,压抑。比如小孩子在内心尚未健全的时候受到大人的一些指责时,很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否定,而骨子里的自卑感很多时候也是幼年就埋下了深根;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将错误归咎于对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牙还牙”,这时通常表现出的是愤怒;

  第三种是同理自己—我们先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感到伤心,会去体察伤心背后是自己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需要。我们可能会回应:听到你这么说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确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可以得到你的认可;

  第四种是同理对方---通过对方的指责听到他背后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求。这时我们可能会先反问对方:你这么生气,是因为你觉得你没有被理解吗?

  通过关注我们内心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会深入意识到对方的语言和想法会引发我们的一些感受,但是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方法会导致我们的想法,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通过关注对方在负面信息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不仅可以化解很多人际交往间的沟通障碍问题,在解决团体之间,比如劳资纠纷、种族冲突、国家冲突等一些列重大问题时,都会起到非常积极和关键的作用。

  在这里,同理心的概念再次被提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东方甄选的主播董宇辉也提到,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前者是站在平等的地位去体察了解你的痛苦和感受;后者是站在高位以一种俯视的姿态,以强者面对弱者的心理去表示共情。

  当一个人感到她真的被你理解了,她的感受真的被别人倾听到了,她就会觉得被抚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咨询师有时只是静静倾听,适时提问就可以给咨询者莫大安慰的原因。

  回到开头提到的非暴力沟通的精神:心中无敌人---它强调的不是心理学,不是病理学(比如医学上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治疗),它强调的精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结—真正被倾听,被理解,看到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哪怕不太友好的表现之下的需求。这对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阶层冲突、种族冲突、国家冲突之间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此,对于已故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不仅指导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非暴力沟通,还帮助解决了很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致以崇高的敬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