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人生答案之书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2-04 15:44:37.0读后感494

  一、《人生答案之书》真的有答案吗?

  书名《人生答案之书》,初看此书名,感觉颇具新意,口气不小。迄今为止,我也算读过一些书,包括但不限于文史、人物传记、小说、社会、政经等题材,极少见有哪本书敢起名为:XXX答案之书的。写历史的,不敢说自己写了一本历史答案之书,写社会的,也不敢说自己写了一本XXX社会答案之书。就算是我们古典文明的开拓者孔子,他的后人及弟子整理其言论思想的结果《论语》。论字意思为:1.分析和说明道理。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连至圣先师及其弟子也没表明自己学派的书可以称之为“答案”,也只是“议论分析”之书。那么,周国平先生为何敢称自己的书为“人生答案之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翻看了此书。

  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用时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读完此书。此书的第一页写着“只要一个人开始提问,他的智慧就已经觉醒了”。通读完以后,我觉得书名与其说是“人生答案之书”,不如说是“启发人生思考之书”。我忽然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如果书名叫“启发人生思考之书”,只不过又是一本书海中平平无奇的书本,有太多关于启发人怎么提问、怎么思考的书籍了。坦白讲,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你怎么样去启发ta,教会ta怎么思考,而是需要你直接告诉ta答案就好。这个时代太讲究效率,没人能够耐住性子听你怎么样启发人思考。作者起名《人生答案之书》,意图是让寻求人生答案的人,一步到位,进入正题,直接拿起此书,寻找人生的“答案”。

  不得不说,作者在起名这件事上,有点小心思,颇有点“以正奇,以奇胜”的味道。

  回到内容,人生答案之所以能成书,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生确实处处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才会有答案。人生如果有答案,应该也不止是一种答案,更不可能用一本书就可以回答。作者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每一种关乎人生价值选择和取向的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似乎不是教读者怎么做,而是教读者该怎么想。问题的种类如书中在每个章节的标题所说,包括一些宏大的问题,比如爱情篇、婚姻篇、理想与事业、生与死等,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论问题,比如:阅读篇、写作篇、家庭教育篇等。
人生答案之书
  读完收获颇多,对于人生之问题的种类有新的认识,对于人生价值的取舍会有更多元的了解。总体来讲,值得一看,如果看完以后,依旧没找到“人生答案”,别急,起码知道了很多的“人生问题”,也是一种认知拓展,不免会惊呼“哇人生原来还有这么多问题,之前我都没发现耶”。

  二、衍生问题之一:认识自己

  希腊德尔菲神庙上三句箴言之一:“认识自己”。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命题,人又为什么需要认识自己?

  应该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诞生了很多灿若星辰的哲学家。哲学家最早思考的问题之一:人为什么之所以为人,人之于动物,有什么区别?这种内省式发问,让蒙昧的人们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是谁?

  在如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早已不需要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生来就是人,还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是人吗?我们高度发达的智力、杰出的生产工具和语言就是我们作为人的最好证据。诚然,这的确不可辩驳,地球上没有一种动物能够达到人类的智慧高度和物质文明。只是,人类是个群体概念,在自我启蒙和觉醒的道路上,我们依然需要认识自己。否则,每个人接受了再多的知识、观念、文化,那也只是被教化的结果,并不是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运动自我智慧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头脑只不过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该如何认识自己呢?我认为可以借助哲学或者宗教的观念。儒家学派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之初始,是善良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变坏。并且由孟子给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无疑是支持性善论的有力证据。但我认为这并不全面,如果所有人之初都是善的,人怎么会变坏呢?怎么会有那么多战争和恶性事件的发生呢?这也许是儒家对于人们的一种美好教化的愿景。

  参考西方天主教教义,人有“七宗罪”,也是人的七个原罪,表示生来就有的,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具体的例证。甚至有讲述此事的电影《七宗罪》。七宗罪字面意思已经讲得很清楚,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佛家也讲三诟“贪嗔痴”,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认为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我要讲的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参考经典哲学和宗教理论提出的观点,反思自身的过程。

  三、衍生问题之二:如何与自己相处

  身处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状态,一是与自己相处,也就是独处。二是与自己之外的单人或者多人共处。

  我想讲述我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其实我独处的时间偏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别人共处的。因为要上班,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打交道。独处的时间,仅是每天的下班后吃饭休息的时间和周末的休息时间。而一天24小时,大部分休息的时间,又躺在床上睡觉。一天24h,白天上班,晚上8点以后算休息,8h在睡觉,4h勉强算是独处(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o(╥﹏╥)o)。睡觉的时候,也算是独处吗?我不确定。

  和自己相处,是一个自由的状态,也是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状态。我会时常反思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是否正常(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统称为生活),有哪些问题处理的不对,想一想有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也会拿起一本书阅读,开拓自己的认知边界。觉得内心苦闷,拿起书看看,让思绪远离现在,让书本带着我去远方,去那些目前不能达到的地方。也许这是一种逃避现实世界的方法,但是有用。正是书籍让我有另一个世界,一个超脱和远离现实世界的地方。我每天在现实世界,见多了光怪陆离、人心不古,沉迷其中,怕是要得抑郁症。

  必须承认,独处时娱乐也占据我的大部分时间,看电影、看B站视频,我尤其喜欢看美食制作节目,我觉得烹饪是一门艺术,一堆原始无序的食材,经过一番巧妙的制作加工以后,变得美味可口,像魔法一样。食物抚慰人的胃,更抚慰人的心。有道是:人间烟火气,最能抚人心。

  运动也使我快乐。足球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有人说现代没有硝烟,足球就是男人的战争。是啊,运动的乐趣就在于它是一种远古时期战争或者狩猎游戏的模仿,是根植于人类基因里的本能和天赋。人类为了生存下来,学会了狩猎,并且在食物不那么缺乏以后,还长期保持了狩猎的习惯,并把它当成了一种乐趣。人类体育运动和狩猎游戏多像啊!现在正在举办2022卡塔尔世界杯,一群人争抢一个足球,不就是在争抢一头梅花鹿吗?那种协作配合发力的感觉,让人又体会到了远古时期祖先的生存法则。我尽管喜欢足球,但没有条件踢球┭┮﹏┭┮。只能打羽毛球,喜欢那种扣杀和得分的感觉,感觉自己又站在了大草原上打猎~

  综上,与自己相处,前提是认识了自己以后,维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一种过程。认识自己的平凡,认识自己的普通,认识自己人性中的种种原罪,并不可耻。我们需要娱乐、需要时间修补自己的内心,甚至需要通过读书逃避现实世界,同样无可厚非。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村上春树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我想说,心灵是每个人灵魂栖居的密室,承认ta的反复无常,承认ta的脆弱和不堪,承认ta没有那么高尚道德,是我们勇敢面对世界的铠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