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09-28 14:31:11.0读后感343

  北风呼啸,雪花漫天,大雪把门堵住了。一名战士用铁镐铲出一条通道,通向一个塑料棚。他弯下腰,脱下自己的棉衣,裹在了一棵光秃秃的小树上,就像裹着襁褓里的婴儿。这是《雪山上的达娃》这本书里的场景,也是刻在我脑海中难以忘却的画面。

  在4500米的高原上,要种活一棵树,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

  手里的书只剩最后几页了,我有些累,推开院门,走到爸爸单位大院的草坪上。抬眼看向远处的雪山,仿佛我看到了书中写的那个云端哨所。午后的阳光在雪山上打了一个滑儿,撞进了我的眼瞳,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身旁的一棵高原红柳向我招了招手,索性坐下来,和它聊聊天吧。

  “小树,我这几天正在读一本书《雪山上的达娃》,达娃是一只小狗哦,达娃藏语的意思是月亮。书里也有一棵红柳,和你一样顽强呢。爸爸说,他工作的藏北海拔是4500米,你知道吗,书里写的那个哨所的海拔也是4500米哦。哨所周围没有树。立夏以后会有高原杜鹃红遍山野,它们在阳光里顶着千年的积雪开放。高山杜鹃不畏严寒,不畏缺氧,可这样的环境对于树苗就很难成活。有一个哨兵叫黄月亮,他坚信能把小树种活,不仅仅为了立功,更为了完成他父亲的心愿——把树种在祖国的边境,种在海拔最高的哨所。他的爸爸曾经也是一名哨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滚落到山脚下牺牲了。而他的爸爸还没有见到刚出生的儿子—黄月亮。”
雪山上的达娃
  “小树,看到这里我哭了,我觉得他们好伟大呀,为了守卫祖国的领土,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你也会感动吗?黄月亮长大以后,也跟他的爸爸一样参军到了西藏亚东一个哨所,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

  “在高原上树是人类最好的伙伴,他们能挽留住阳光,挽留住雨水,他们能拖住大雪,挡住大风。所以黄月亮的连队也想方设法种树,海拔高,冬天温度零下三十度,还伴有十级大风。一个冬天过去了,种下的树苗只剩下一棵没有被刮跑。黄月亮发誓要把它种活。接下来的冬天,黄月亮给小树搭棚子,铲除周边积雪,用温水浇灌,给小树穿上棉衣,陪小树说话……就这样,第二年立夏后,小树发芽了,嫩绿的细细的叶子,让整个哨所沸腾了。小小的红柳活在了冻土里,活在了信念里。”

  “小树,它和你一样,在雪山上长成了一个守卫祖国的卫士。”小树点了点头,仿佛听懂了我的话,我在小树的脚下躺了下来,枕着胳膊,继续讲我的故事。

  “小树,我的爷爷和爸爸都在西藏工作过。听爷爷讲,他是六十年代进藏的,从四川的小村子里走出来支援西藏建设。那时候没有飞机,从家乡到西藏要走半个月。爷爷要先坐船,再坐火车,到了兰州后,改坐汽车,到了藏北草原后,要到达工作分配的小县城还有100多公里,走路会冻死或者饿死,只能骑马。那时候爷爷只有19岁,没有骑过马,等到了县城,夜里发现大腿内侧被马背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凝固的血液把裤子粘在了皮肤上。爷爷竟没有感受到疼痛,他说,那时候有一腔热血建设边疆,疼痛都忘了。还有一回爷爷下乡,住在牧民的帐篷里,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都要去几公里外的湖边,用尖锐的镐头凿冰块,再用背篓背回几公里外的帐篷里,用牛粪炉加热后化成水使用。爸爸属于藏二代,十四岁进藏,读书后留在藏北工作了。他告诉我,比起我爷爷,他的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是我听了爸爸讲的他的经历,还是觉得很艰苦。西藏不仅缺氧缺蔬菜粮食,还缺少住房。那时候我爸爸和爷爷奶奶挤在四十平米的宿舍里,只有两间房,爸爸住在储藏室,除了放下一张床,还要堆放牛粪。冬天的夜晚,爸爸睡在木板搭成的床上,呼出的气体就像白雾。早上醒来的爸爸起身时,发现头发被冻在了土墙上,一扯就很痛。原来呼出的气体结成了冰霜,牢牢地把爸爸的头发冻住了。小树,你一定经历过那种寒冷吧?因为爸爸说你已经四五岁了,也经历了几个寒冬了。”

  “还有那只叫达娃的小狗,是黄月亮捡到的小土狗,它从一只几个月大的小奶狗长成了可以站岗放哨、开路扫雪、送饭暖脚的‘卫士’,它甚至还救出了一个巡逻昏迷的士兵,达娃也成了一名勇敢坚强的士兵。”

  抬眼再次看向远处的雪山,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云端哨所。哨所里,有黄月亮和他的爸爸,有我的爷爷和爸爸,有达娃,小树,还有我!哨所外,伴着风雪,达娃长大了,小树长大了,我也长大了。我们沿着老一辈的脚印,继续守卫在祖国的边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