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09-01 14:26:29.0读后感392

  ⽆意间翻看《红色家书》,褐⾊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的沉淀,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阅读每⼀篇家书,字里行间句句啼血,没有⼀篇是表达⾃⼰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话语间尽是对⼉⼥和同胞誓将⾰命进⾏到底的嘱托和中国必胜的决心与信念。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先辈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先辈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的民族气节......

  阅读此书,我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读书习惯按序翻阅,当看到一封题为“宁死⽽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由”的书信时,⼀股浩然之气袭来,促使我想要进⼀步了解书信背后的故事......这封信的作者是坚持宣传爱国思想,组织农民运动,后被国民党抓捕入狱的青年同志邹⼦侃。这封信就是他在狱中写的,他的父亲为了救他,疏通关系进⾏保释,但他却宁死不屈,豪言道:“⼤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宁求灵魂洁⽩⽆瑕,也不愿向反动派低头悔过换取⾃由。他⽤⽣命诠释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中,邹⼦侃流露出对⽗母、亲⼈的愧疚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命,他把个⼈情感断然抛在身后,他嘱托⽗亲务必督促弟弟妹妹⽤功学习,长大后投身革命,报效祖国。书读至此,我不禁慨叹:这是怎样的⼀种家国情怀!
红色家书
  烽⽕连三⽉,家书抵万⾦。⼀封家书不知承载了多少⼈的思念与悲喜。读《红⾊家书》,回顾历史的同时亦让我感受到了一股⼒量,震彻心扉,久难平静。邹⼦侃在写这封家书时年仅19岁,在我们看来他不过是个孩⼦,可在他⼼中,⾰命的⽕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却早已生根发芽。

  还有⼀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写的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只望活的⼈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时,起初我是不能理解的,可能是因为⽣长在和平年代,所以⽆法真切体会到乱世⾥挣扎求⽣的痛苦。但我想何书恒是选择了在乱世中做一个激浊扬清、追寻光明的⼈吧!

  每⼀封家书都寄托着写信⼈的希冀,当我读到杨杰写给⼉⼦的家书“世道艰苦,奋⽃才是出路。少年不努⼒,⽼⼤徒伤悲。好运⽓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上。”时,突然觉得很亲切,这不正是儿时父母对我的教导,让我勤奋努⼒、脚踏实地。一瞬间,他在我⼼中不只是⼀个⾰命英雄,更是⼀位殷切叨念、期盼⼉⼦能成为有⽤之⼈的普通⽗亲。

  “⽣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书中这句话时我不禁热泪盈眶。刘伯坚,一位⽣时不断追求中国新出路,追寻和平、幸福、温暖,最终慷慨就义的革命先辈,为了⼼中的坚守,宁死不屈!仿佛那一刻,我们的情感是共鸣的——“⽣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我默念着,热⾎沸腾!

  ⼀封家书,纸短情长。每封家书,少的不过寥寥⼏⾏,多的也不过百余字。每⾏字都如千斤重,让人感受到作者如磐⽯般坚定的信念。他们本该和我们⼀样,是有⾎有⾁的普通⼈,会有生的渴望,死的恐惧。可是,是什么让他们舍生忘死,心如磐石?我想是信念。正如吉鸿昌所说——他们是为时代⽽牺牲!

  在互联⽹快速发展的今天,书信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但在战⽕纷飞的年代,⼀封书信何其珍贵。书信寄托理想,书信寄托壮志,书信寄托思念......这些家书值得我们诵读、传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我认为,医务⼈员只有站在科学发展的⾓度去统筹医院⼯作,真抓实⼲,才能抓出新成效、⼲出新业绩,让医院不断发展壮⼤,让医疗事业步⼊发展的快车道。医疗卫⽣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的民⽣问题。⼴⼤医务工作者要着眼于⼯作中⾯临的突出⽭盾和⼈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为本,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使者”。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不忘医者初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