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懂心理带好班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31 14:29:33.0读后感747

  每个班主任都希望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要想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班主任就要有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有自己的价值观。曾国藩家书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化气质”。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可见,知识不仅丰富班主任的思想,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最近在兰校长的推荐与组织下,我们开始共读殷振洋老师的《懂心理带好班》一书,目前我读过的部分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处:一是殷老师关于主题教室的建设。他风趣的说学生习惯的培养就像是“熏腊肉”,它需要一个过程,一定的时间,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氛围,让这个氛围包裹学生,从而改变学生,形成属于他们的良好习惯。他将主题教室建设实践于蜗牛班,制订了一系列有关主题教室建设的硬件环境和软性制度。硬件环境就是教室内一些主题布置,比如班级的管理理念:尊崇德性,养好习惯。班级的门联:不比起步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班级文化墙的设计:21天习惯挑战。班级光荣榜的不同分类。班级黑板报会根据主题月的内容去设计,例如记忆力训练月就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布卢姆的认知层级标准。软性制度就是根据班级内部存在的问题,每个月会制定一个习惯主题,然后本月重点就是针对此习惯进行改进,最后评比。在软性制度中殷老师讲到的四个观点,带给我很大震撼。一是知,强化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明白本月主题的意图和知晓原因,从而进行活动开展,它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反复讲解,提醒学生改正不足,另外设定主题月活动,也能很好的避免散乱的内容分析,能更加明确的给学生一个方向,同时它也能促进班主任老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累老师的专业知识。二是行,古人云“知行合一”,光有认知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将认知变为行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努力达到知的要求和目标。三是评,评就是反馈与评价,对于主题月活动的开展,殷老师会定期去评价,要给学生反馈,反馈是为了强化。四是联,联系家长,家校联手。每一个做班主任的老师都深有体会5+2=0,学生一周五天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周末回家两天,下周来就归为零,所有的习惯都得重新养成。殷老师针对这一问题,他把家长的力量联合起来,让家长清楚明白的知道班主任在这一段时间实施的习惯主题,让家长在家里也向学校老师要求的一样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教育,这样家校联合就大大的避免了5+2=0的现象发生。
懂心理带好班
  第二处感悟最深的是记忆力训练的重要性。他讲到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主题氛围,一种情境,一个“场”,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改变,去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周记写作、病历诊断书、自创名言,都是促成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从而引发学生行为的改变。

  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阅读能提供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经验,让我们在面对工作中不同的问题时,有方法可寻,处理时更加得心应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