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这样教语文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08-27 14:24:36.0读后感486

  读余映潮老师的《这样教语文》,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余老师的教学创意,多样的设计,和不懈的追求。书中体现了余老师的“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主问题”提问设计、“诗意手法”三个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也为在课改浪潮中艰难前行的教师指明了方向。

  在《这样教语文》中,余老师以朴实、厚实、丰实的课例,告诉了我们怎么教语文;他以巧妙的设计,和诗意的语言让我们领悟到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方法和技巧,感悟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一、有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余老师的课非常注重趣味性,他的解读是接地气的,他的课堂是充满趣味性的。余老师的课例,呈现给我们的是多种多样的“趣”。针对教学重难点,不同文本、不同体裁、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展现各种创新课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去除审美疲劳,这本身就是趣。余老师的课程,趣的目的十分明确,直指学的呼唤、唤醒、醒悟。

  《这样教语文》把完整的余映潮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趣”。如童话《七颗钻石》“走进录音棚”用童音读出童话的味道,模拟人物角色读出文本的特点,这就让朗读“趣”味盎然;文言文《答谢中书书》用“分析式朗读”将课文“变形”分三个部分,改标点来朗读,不同的段落划分,指向不同的理解,这是“理”趣。如散文《端午的鸭蛋》教学,传统教法是掌握文章“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但余老师别出心裁采用“多向假设”式读写。假如你是推荐《端午的鸭蛋》的作者,请写一篇课文简介。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以“家乡的咸鸭蛋”为题写几句话。假如你是高邮的厨师,请你说说“咸鸭蛋吃法之一二三”。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乐在端午节”为题写一段回忆。假如你在高邮长大,请你以“童年的端午节”为题写一段抒情的话。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以“我的鸭蛋络子”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假如你是课文里的中学生,请你以“请到我的家乡来”为题写导游词。假如你是《端午的鸭蛋》的高邮读者,请以“我为家乡而自豪”为题写话。形式如此摇曳多姿,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是引人入胜啊!在奇妙的探索中领略语言的魅力,是多么地趣味无穷啊!
这样教语文
  二、有序

  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是一个通病,与之相伴的是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紊乱、教学效果低效。而“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映潮老师的首创,是余映潮老师教学艺术主导的风格特征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板块式”教学思路下的课堂教学就像是游览一处园林,园林的名称就是课题,余映潮老师则是一名高超的园林艺术设计师,预先设计好这处园林。然后他又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员,引领学生们在这处园林尽情地游览,一处景点、一处景点地慢慢玩赏,细细琢磨,悟到实效。

  如《口技》一课,余老师将其设计为三个板块,即“朗读、欣赏、积累”。他在开课伊始,就告诉学生:“朗读,读起来;欣赏,把我们的眼光进入课文深处;积累,做好老师发给的智能练习,把它理解分类。”现在我们就看他对第一板块“朗读”的程序是如何设计的:第一次读:读得流畅——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第一段,由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明晰的基调。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情景,读出段中层次。这里的朗读要求具体,层次分明,既有朗读方式的要求,又有对内容把握的要求,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保证了学生遵循“总体感知——细节理解——总体把握”这样一种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文本阅读的思维认知规律。

  又如《石壕吏》的教学,这节课在精练的教学铺垫的基础上,主要由三个教学板块组成:篇的理解,段的分析,句的品味。这节课余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味”的方式从宏观上理解篇章,通过“阐释作用”的方式从中观上分析段落,通过“赏析效果”的方式从微观上品味句子,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学生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每一个板块的设计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篇的理解”里有“读”的智慧,“段的分析”里有“写”的智慧,“句的品味”里有“说”的智慧。这样的板块设计,乍看平淡无奇,细品便会觉得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筋骨,有力道,诗意浓郁,任是无“奇”也动人。

  余老师的课做到了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他的课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具有针对性,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要求,落实具体细致,主体活动不仅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探索求知的成功满足。这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是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说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种可以依循的教学模式。

  三、有法

  一篇课文,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无定法”“同课异构”也是如此。余老师能不断地超越自我,一课多构。如果把学生比做一块田地,老师比作耕种者,那余老师的课堂,是“生态”的语文,绝不施“功利”的“化肥”。他注重教学技巧和方法,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素养的养成。这样的语文观,能使学生终生受用。

  如《中国石拱桥》,这样为大家所熟知的说明文学,他就有三种技法创意教学。由解读所得,让学生学以致用,而非停留在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上,有结构层次的欣赏、学习方法实践、段式模写训练。一课一得,别致清新。这样的创意,不止一课,如《丑小鸭》《春》《最后一课》等经典课文。

  余老师的朗读设计也很有技法。如《纸船》的朗读设计:1、请大家用“温婉的调子”朗读这首诗;2、请大家带着“水一样的柔情”进行朗读;3、请大家带着“金子般的童心”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按照这样的朗读步骤走,学生很容易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品味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

  如《口技》的妙点设计:请学生用一个“善”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学生会说:“善于”字在文字生动,如“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等;“善”字在文字贴切,如“遥闻”、“微闻”、“絮絮不止”、“作作索索”等;“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拖”、一“撤”,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全凭技艺;“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等等。一个“善“字,贯穿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读余老师的课例,常会想用“陶诗倪画”来形容其设计。陶渊明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余老师的课亦是摒浮华、弃雕饰、崇真朴、尚醇厚。倪云林的画《渔庄秋霁图》:陂陀之上五株疏树,叶子尽数脱落;一湾瘦水,波澜不兴;一痕远山,静穆幽深。无人迹,无鸟踪,无帆影——描绘的是最素净、最清澈、最高旷的秋。余老师的课,亦如这幅画一般,都是洞彻之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简约而又丰美,且于清净自然之中透露出一种遒劲风骨。

  余老师一线出身,50岁为教研员,对学情、教法、语文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把握。有趣有序有法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指向的。“有趣”是针对学情,对学生的兴趣刺激、唤醒、参与;“有序”是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思路清晰呈现,而板块式的设计的缘起是简化课堂,突显学生的“学”;“有法”把握了语文的根,既能诗意地传达,又有理性的约束。而这三点的相互辉映,有机交融,使余老师的语文课堂别树一帜,熠熠生辉。读《这样教语文》,就是读一篇篇优秀的课例,读一滴滴纯净的雨珠,沁芳心田!让我们也像余老师一样《这样教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变得有趣、有序和有法!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