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袁隆平传读后感800字

admin2023-02-24 14:56:04.0读后感859

袁隆平传读后感800字1


  有一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国的进步;有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就是《袁隆平传》。他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他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是令我们尊敬的科学家。

  袁隆平爷爷每天都在和水稻打交道,脱鞋挽裤,弯腰弓背地在田里干活,他的一生都花在杂交水稻上面,不是在试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夏天,袁隆平爷爷顶着烈日,在试验田里手拿着放大镜,在一株一株地看,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太阳晒得胳膊脱了皮,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寻找着“雄性不育株”。有一次,他突然感觉一阵眩晕,两眼直冒金星,双腿酸软地迈不动步子,袁隆平爷爷意识到自己中暑了。他挣扎着爬上田埂,来到苦楝树下,取下挂在树上的水壶,喝了几口水,吃了几片清凉片,休息了一会儿,才缓过气来。这时,他的妻子邓哲来到了田边,给他送来茶,对袁隆平爷爷说:“你看,你都中暑了,还不赶紧回家,上床躺一会儿,这样自己也舒服一些!”袁隆平爷爷不仅没有把妻子邓哲的话听进去,反而坚定地对邓哲说:“我一定要把“雄性不育株”给找出来,这样人们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饿肚子了。”妻子邓哲拿袁隆平没有办法,只能让他继续寻找,临走前还不忘对他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拿生命开玩笑,你可不是20多岁的小伙子了。”袁隆平爷爷听完邓哲的话,就爽快地答应了。
袁隆平传
  袁隆平爷爷不仅会种殖杂交水稻,还多才多艺,通晓英文、俄语、游泳、踢踏舞和小提琴,他空闲的时候还会教自己的学生弹小提琴,他们在袁隆平爷爷努力的教导下,终于连贯地把一首曲子弹下来了。一天下午,学生们请求袁隆平爷爷也弹一首曲子,他迫于无奈,只能答应。他弹完后,教室里突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霎时间,原本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变成了一间热闹的教室,袁隆平爷爷听完他们掌声后,脸就立马变成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看上去有一丝丝的不好意思,还有一丝丝的自豪。

  2005年,袁隆平完成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实现了大面积试种,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公斤,栽培还创造了亩产一千一百三十八公斤的超高产记录。

  读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我明白了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累。

袁隆平传读后感800字2


  一位年逾九旬的老者,以赤子之心坚守稻田数十载,誓要完成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他就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1953年8月,立志学农的袁隆平告别母校西南农学院,由重庆乘船顺江而下,来到安江农校任教。1959年,全国爆发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他意识到,要想让大家都吃饱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粮食作物。由此,袁隆平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和失败之后,他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并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倾尽毕生精力。

  通往梦想的路上,铺满了被称为现实的荆棘。不管是作为优秀科研工作者还是高山仰止的前辈,袁隆平爷爷对梦想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世界的关照,都值得我们缅怀、学习。他曾说,杂交水稻的成功可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概括: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他的所作所为便是最生动的注解。读中学的时候,他在游泳赛场上一鸣惊人,夺得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他对记者说,干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决心和毅力,游泳也不例外。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学校号召同学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他应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走上三尺讲台之后,科班出身的他不仅倾囊相授,对待学问也十分严谨,结合教学需要及实验结果,系统梳理专业知识,真正做到了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的学生不禁感慨:“袁老师远不止在科研实践中给予我们最佳的指点,在日常的其他工作中也同样让人领略到他师道的厚重。他的学问、胆识、追求、情操,无一不是他人格的最好表现。”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袁隆平爷爷一生在大地上辛勤探索,不仅成功让全国人民端牢饭碗,还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的斯瓦米纳森先生曾说:“袁隆平先生的成就是世界的骄傲。”

  幸有稻香飘荡,让我们怀想;幸有星光闪耀,让我们仰望。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