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3-02-19 16:44:32.0读后感324

  居家网课期间,我常常被各项繁琐的事务压得烦心不已。以至于这本书刚到手,我便束之高阁。空暇之时,信手翻起,阵阵感动竟如波纹般荡漾开来。于漪老师在专业上的造诣和人格上的巨大魅力,时时震撼着我,同时也鞭策我在各方面认真对标,查找缺漏和不足。我深深地为自己在教学上的粗枝大叶和工作态度上的心慵意懒感到无地自容。习总书记勉励教师们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读完这本书,我将此理念转化为新“四有”——眼里有学生、心中有目标、头脑有方法,脚下有行动。

  一、眼里有学生。这本书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学生发展本位的教育观。学生发展本位,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在教材使用上,于漪老师提出要“研究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文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规律,教学节奏要“有起有伏,有疏有密”;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于老师赞赏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理解和表达,并倡导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字里行间展现了一位教育家对学生、对祖国的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语文教学谈艺录
  二、心中有目标。展开来说,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又要在实际教学中精准把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于老师曾说:“我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历程中,克勤克俭,做了一些工作。说到底,我就是坚守了新中国教师的本分。”深沉的家国情怀决定了她念兹在兹的始终是对新时代接班人的殷切期待。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要努力践行的使命和责任。

  把控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没有目标的课堂,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能力不可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而目标过多,也常常会导致课堂主次不分。怎样确立课堂目标呢?于漪老师强调“教学目标的制定须有坚实的基础”,“每节课的目标就是课程总目标、学年总目标、学期总目标以及单元目标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具体体现”,“从课本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把握特色,把握个性”,“研究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只有如此,教学目标才可避免主观臆断,避免心血来潮。此外,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有操作性”,要能体现智育、美育和德育的要求。反观之前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我总是凭借主观经验,不备学情,不抓文本个性,想来真是无比羞惭。

  三、头脑有方法。在这本书中,于漪老师对将自己在教学上的经验和感悟倾囊相授,这些经验是对一线教师的重要指引。在十二章内容中,有九章都在讲学理和方法。为了帮助老师们理解,于漪老师还在引用处后面做了解释,有的还有实例佐证。于漪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备课、怎样激趣、怎样诱导发现、怎样安排教学节奏、怎样多角度进行训练……从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育思想,她始终从“人”的核心角度出发。作为后学者,我们要紧跟时代脚步,自觉思考、对照、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品赏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传承民族文化。

  四、脚下有行动。她曾说:“基础教育做的是地底下的工作,打做人的基础,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是它关系到国家的千秋万代,关系到学生的青春。一个孩子只有一个青春啊!”于漪告诫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误人子弟。她每天晚上9点以前工作,9点以后学习,两三年下来,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知识,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过了一遍。她还立下规矩,不抄教学参考书,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独立钻研,力求自己先懂,再教学生,绝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和各种问题形影相随,才能在战胜他们的过程中收获宝贵的成长,学习毫无捷径可言!

  我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做像于漪老师那样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永不满足,奋力攀登,不断反省,不断前行,真正做到像先生那样“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