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如何领导一所学校读后感3500字

admin2023-01-19 15:27:56.0读后感649

  校长从北京回来,送我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如何领导一所学校》,作者汪正贵从领导力的视角研究学校管理,理论结合他的亲身实践,精心打造成这样一本著作。

  有领导力的校长应具备4个品质,第一要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作为校长要真诚,要真实,要有能力,有胜任力,这是领导力的基础。第二要能给人以方向,就是要引领大家,让大家清楚的知道究竟要往哪儿走。第三要能给人以动力,就是能激发教师的内动力,做教师们的发动机,要把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激发出来,这是关键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部分。第四要能成就他人,校长在用人的同时也在培养人、成就人,让下属跟着得到发展。

  根据汪正贵的理论,作为校长,领导一所学校的关键是要给人以动力,就是激发教师的内动力。话很简洁,但如何做到却很考验校长们的智慧与领导能力。

  首先,作为校长,我们要帮助教师寻找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带着教师重新发作工作的意义。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是用人格培养人格,以情操陶冶情操,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极高的价值,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将这些崇高的使命和价值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追求和愿景,是以成为教师的行为准则,指引教师的行为。

  其次,每个人都有需求,我们的管理应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人就是管理人的需求,需要管理者把需求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策略。好的管理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更要满足人的社会性要求,特别是人的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满足这两种需求才会真正激发人的内动力。

  最后,讲究情感连接和文化涵濡。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面的纽带就是情感。在所有的情感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校长要信任教师,信任下手,信任中层干部。情感具有互动性和累积性,你对他好,他也对你更好,这样人与人之间关系才会进入良性循环。文化涵濡主要是指学校文化的熏陶或者说学校文化的影响,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会自觉地去做一些事情。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潜在的无形的感召力量,会长久而深刻的影响师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文化的力量。
如何领导一所学校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是优秀的大学在于它有杰出的教师,而不是有多么豪华的建筑。学校教师管理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就是点燃教师的激情,坚定教师的信念,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情怀的教师。我的想法是一切为了全休教师,一切依靠全体教师。

  先说一切为了全体教师吧。一所学校,因年龄、性格、经历、身体、家庭、能力等原因,教师之间会有较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一份子,是我们学校工作依赖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我们都应予关注,他们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用心的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付出,才能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以及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主动要求发展,维护学校的荣誉。我的方法是:一播种希望,激发老师自我发展的欲望。二守住底线,确保老师在务实中做到最好。三尊重差异,进行人性化管理,创造机会使老师获得尊重。

  一是播种希望,激发老师自我发展的欲望。一所学校总有一批这样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本身素质高,能力强,求上进,渴望做出一番成绩。对于这样的老师,学校首先要多找其谈心,开座谈会,做问卷调查,了解他的想法与需要,帮他分析发展的方向,给他提奋斗目标,帮他一起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他自我发展的欲望,避免在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迷失自己。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特点,学校的底蕴,制作详细的《学校教师成长促进计划》,指导有上进心的教师制作《自我成长规划》,以此作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指南,成为教师成长的方向,指导老师脚踏实地的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其次是引领老师阅读。苏赫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用阅读拯救自己。学校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如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味式地读;针对生活困惑,谈心式地读;为解决工作烦恼,拜师式地读;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式地读;根据自己的体验,升华式地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休闲式地读;参照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照镜子式的读;呼朋唤友,沙龙式地读。做摘抄,写心得,分享收获,推荐好书,让好书“漂流”起来,让书籍帮老师们解开现实生活当中的困惑与苦恼,使老师的心灵得到净化,促使老师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陈旧了,反思自己的激情是否消失了,反思自己是否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反思自己是否没有了前进的方向。让老师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读写结合,鼓励老师写“教学手记”,可以是教育对话、教育自传、教学叙事、生活叙事、教师随笔、教学问题研究等,使老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型的老师。校长可以隔一段时间把这些“教学手记”收上来检查,了解老师们的心理想法,给他们写批注,进行细心的聊天式的笔谈。

  四是结队共进,开展师徒结队、同伴互助活动,论坛交流活动。

  五是创设平台,实战打磨,让老师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学校可以紧扣课题、学校特色,精心策划各类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未来学校可以超越时空,实现大规模在线教学、跨区域走课,教师可以实现跨组织流动,学校围墙会被打破,校际教学资源可以共享。未来学校不是一个人,一间教室,一所学校,而是一群人联合体、一个社会大课堂、一个个学习中心联合体,将出现一校一中心的格局。这将是一种大趋势。浏阳也成立了中小学教育共同发展中心,城区的小学都与七八所小学捆绑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可以成立共同体工作室,安排有能力的老师任带头人,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校课题,自己开发小课题。

  通过指导有上进心的教师制作《自我成长规划》,引导老师多样化阅读,倡导读写结合,结队共进,创设平台让老师一展抱负,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热情,促使快速成长,成就一批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

  二是守住底线,确保老师在务实中做到最好。肯定,学校也会有一部分教师,因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家庭等原因,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想做好本职工作,平平淡淡做好日常工作。学校管理也要顾及到他们的需要。可以要求他们守住底线,遵守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劳动纪律,严守浏阳市教师十七不准禁令,并加强常规管理。在要求上进的老师的熏陶下,在向上的氛围中,让他们感受优良的校风,确保这些老师将日常工作做到最好。

  三尊重差异,进行人性化管理,创造机会使老师获得尊重。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育活动、教育过程,甚至整个教育工作系统都是由复杂多样的因素构成的,在教育活动中多因素的互动并不像机械运动那样规则,随时都会出现曲折反复,矛盾,冲突,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品质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教育的管理中一定有小部分的教师暂时落后。作为学校的领导,要善于沟通,善于引导,善于忍耐和等待。席慕容说:一个人在弱势的领域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是生命的幸福。人性化管理不是软弱退让,而是尊重人性,真正把人当成重要的资源。人性化管理的基点就是人的需求。人性化管理就是把人当人看,尊重和顺应人的天性。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强调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些优秀学生,那么我们评价老师呢,是不是也可以多几把尺子呢?学校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除了总的一个目标管理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单项的评比,例如最佳备课奖、全年无安全事故奖、环境保洁奖、安静课堂奖、优秀读书摘抄奖、最佳教育手记奖、特殊贡献奖、校级骨干教师名师等等,让弱势的老师也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进步。

  一切依靠老师,首先要设立校长信箱,广开言路,听取老师们的各种有益建议。校长、书记、副校长要多去串串办公室,与老师们多多聊天,了解老师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听取老师们的管理建议,成熟的建议学校要好好吸收,不成熟的建议,学校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其次是重大学校决策交职代会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激发老师议校建校的热情,创立民主管理的氛围,让人人都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三是设立校长助理的岗位,吸引学校有管理热情的中青年老师,一段时间跟着学校领导全面接触学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帮学校领导分忧,从中锻炼自已的管理才能,培养后备管理人才。四是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如果投票要以老师们的投票为准,要充分的信任老师。但行政可以保留否决权。

  总之,我理想中的学校管理就是秉承一切为了老师,一切依靠老师的管理理念,激发教师的内动力,做教师们的发动机,把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激发,促进教师发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