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admin2023-01-19 15:19:20.0读书心得347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教育理念非常前沿,他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民主管理,这本《班主任工作漫谈》是魏老师多年智慧的结晶。追随经典,历久弥新,读魏老师的书我们会感慨时光如流,但长者的智慧和师者的风范永远不会过时。

  一、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我要做什么样的班主任?可能大多数人入职的初衷都是:我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如何优秀?是寄希望于名师指路,社会风气转变,教师地位提高,还是被领导赏识?这些都是寄希望于他人,而往往抱有这些想法的人,希望多半会落空。继而迎接我们的就是职业倦怠、埋怨指责。想一想:我们用自己最美的年华去为“优秀”做了哪些准备?正如魏老师所说,与其做那些埋怨指责的无用功,不如看看脚下的路,想一想如何改变自己.因为在哪里播种就在哪里收获,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进步,我们老师是在耕耘孩子的心灵。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会收获孩子回馈给我们最真挚的情感。李镇西老师常说:“要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培养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写作,只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我们终将看到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

  二、班级管理巧用力

  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既人性化又科学化,既发扬民主精神又彰显人文关怀。魏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学生通过写日记、办班级周报、写至理格言、立座右铭等方式,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弱点、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魏老师的班级就像一台高度自动化的仪器,不管老师在与不在,班级都能正常运转,其中最让人称道的管理理念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魏老师从班干部选拔入手,把有组织能力、心地善良、胸怀开阔、头脑聪明、思维敏捷的学生任命为常务班长,以点带面,根据学生的意见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岗位,如花长、鱼长、炉长,让每一个岗位闪闪发光,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自动化。
班主任工作漫谈
  一直以来,班级纪律是让我比较头疼的事情。读了书中的阐述,我发现我虽对学生提出了纪律的要求和规则,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程序。可能之前我自己并没有明确地区分规则和程序,或者说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规则就是规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程序是规定了要怎么去做。我们通常都认为规则很重要,却忽略了程序。为什么程序很重要呢?纪律管理中80%的混乱是由于秩序不当导致的。规则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秩序应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让学生看了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书中列举了编制程序的规则以及训练内容细节。每次活动结束还要有及时的反馈,管理行为而非管理学生,就能逐渐让纪律走上正轨。这也要求我们在做事之前先要搭建好工作的平台,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致富,先修路”,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规则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规则必须简化,保留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即可。魏老师还自拟了课堂管理的四条黄金法则,我觉得非常实用。这是能确保课堂顺利运行的底层逻辑,把行为清单化,从而可以量化管理、考评。当然制定规则绝不是为了抓住学生的错误,然后根据规则对其进行惩罚,而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可以自我评价的参照标准。在执行规则和秩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大多是能力问题,而非人格问题和道德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放下情绪才能够客观的教育孩子让孩子逐步走上正确的道路。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里有些同学来得很早,但他们无所事事,他们先是在教室里呆坐了一会儿,只有少数同学自己找书看,大部分剩下的同学就在教室里疯跑、追逐打闹、大声说笑,一开始我有点生气,我觉得我都教育了他们一年多了,天天跟他们说:入室即静入室即静,为什么他们还不能自觉地投入学习?这是他们的问题吗?后来,我想明白了:孩子毕竟年龄较小,他们的行为还需要我们耐心的引导,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因为无事便会生非。之后,我每天会提前20分钟到教室,带着孩子们进行阅读,或者让她们共读图书,这样他们在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时就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班里的学风也得到了巨大的转变。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如果说我们感到班级或孩子出了问题,多半问题在于我们的管理上,可能是我们只强调了规则,而忽视了程序,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常常会出现让我们生气的混乱现象。我听过很多名师的讲座,他们总是强调班级文化建设,其中一条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班规。班规涉及到了班级学习、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是老师想一出是一出,今天一个规则,明天一个要求,这会让学生非常痛苦。因为碎片化的管理方式会让学生头脑里面的规则不清楚,脑子不清楚又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呢?

  我有时候会羡慕别人的班级井然有序,但有时又觉得那样的教室毫无生机,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呢?是要一间既有生机又有秩序的教室,还是想要一间不给自己惹事儿添麻烦的教室呢,或许我们追逐的只是对教室里那一片小天地的控制能力。书中所说极有道理: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汗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如果我们觉得这个班级还不够让自己满意,或许是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没有达到,亦或是我们还没有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因为,如果这件事在我们的生命中足够重要,我们一定有能力、有精力、可以下功夫把它做好。因为决定一间教室生命状态的从来不是名家的高见和侃侃而谈,不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读完此书,掩卷而思,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新理解: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作为教师,光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爱,我们应学会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本领,去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去发现那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