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一个女人的故事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3-01-18 15:26:23.0读后感578

  2022年10月6日,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凭借《一个女人的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部居于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之间的社会自传体裁的作品,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出身贫寒的“我”与母亲之间既亲近又隔膜的复杂情感。从母亲在托老院死去开始写起,回顾了母亲的一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我无法从学术的层面解析这本书,但我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读完这本书后情绪是复杂的,内心是震颤的。

  母亲出生在下层社会,热情奔放又粗鲁自负,她那种出于社会下层人的自尊心让她拒绝别人以家庭出生对她进行评判,但事实上家庭出生也恰恰是她最在意的事。她一直想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哪怕从农民变为工人也是好的。结了婚以后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为了小商人,为此她是得意的,但又是不自信的,她从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努力学做一个资产阶级该有的样子。他们夫妻还不惜一切代价把唯一的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去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她能够通过受教育改变自己的阶层,而不是如母亲改变得这般艰难。当女儿真的走出下层社会的时候,她一边在所有人面前炫耀,一边又担心自己也将与女儿渐行渐远、格格不入。她一生都满怀热情的干活,喜欢全身心的付出,而不是获得,老了也仍然不愿停下,生怕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用的人。但是渐渐的,她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开始暴躁,忘记人和事,重复某个动作,出现被害妄想……直到阿尔兹海默症越发的严重,住进了托老院,她完全没有了曾经的神采,除了机械的吃饭、睡觉,什么也不知道了,甚至不如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这样近乎毫无尊严的活着,让很多认识她的人都认为“她不该受这样的罪”,最好还是早点“解脱”的好,又或许在别人眼里她已经死了,但其实她想活着。母亲就这样在托老院度过了自己一生的最后两年。
一个女人的故事
  母亲和女儿

  童年的“我”遇到危险时害怕母亲会死去,确信自己最爱的人是她。她无所不能,她就是家。青春期的“我”反叛她,甚至蔑视她,似乎能够看透她那个阶层的浮躁与虚荣,渴望像远离她那个阶层一样的远离她。成年后的“我”虽然理解了她却又无法再与她心心相印,虽然想在她最后那段时光一直陪伴她却又无法真正做到,带着内疚直到母亲离世。母亲期待“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总是害怕她的女儿和她有着同样的命运,这大概是她能够一生坚忍的最大源动力。年老以后的母亲,仍然固执的要为“我”服务,她认为这样可以让女儿生活得更好;就像她年轻时承包一切事务只要女儿好好读书一样。当她因为阿尔兹海默症失智甚至几乎失能时,“我”却无法像母亲照顾孩子那样去照顾她;虽然她谁都不认识了,但她仍然喜欢“我”抚摸她、亲吻她、喂她吃东西、听她说话……

  岁月与遗忘

  岁月的流逝带来的是可怕的衰老和无情的遗忘,即便是如母亲这般曾经鲜活热烈的生命,也会忘记她的一切,也有逝去的一天。当母亲死后,“我”陷入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忏悔当中,一度悲伤得什么事也做不了,然后决定用书写这种方式让母亲重新出生。但书还没有写完,“我”就已经进入了遗忘的第一种形式——“母亲成为了虚幻的存在,这种感觉比她真实的离去还要强烈。”母亲慢慢的重新又变回了她年轻时的模样,成为一个影子笼罩着“我”,她的声音、她的姿势、她的双手、她的语言、她的习惯、她的笑……把现在的“我”和小时候的“我”联系起来。从此,“我失去了与我所来自的世界的最后一根纽带。”

  读完这本书,我已经控制不住我的眼泪了。我仿佛读的是我那同样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也仿佛读的是我。我的母亲现在每次见到我都只会反复说两句话“你家住哪儿啊?”“你小时候特别可爱,眼睛大大的,头发乌黑的。”我始终想不明白她不记得我是她的女儿,为什么又那么清楚的记得我小时候的样子。每次我去看她,离开时她总是不愿关门,把脸挤在门缝中看我,那一刻我总是会问自己,是不是若干年以后,我也将是门里的那个母亲。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是每个女人的故事。

1 2